第129章(第5/8页)

“你放心,我啊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我年纪大了,用不着睡那么多。”

宁知星完全被这段话冲击到了,她看着教授们,沉默了许久,然后打了鸡血般地带着整个实验室开始了五轴数控机床攻坚作战一百天——也就是在那时候,出了胃疼事件,他们开始被学校压着吃饭。

连带着新来的学生,大家废寝忘食,平均每天休息都不到五个小时,休息全取消,全情投入,还真就没用一百天,就把这技术给突破了。

当然,这也得归功于之前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无论是她自己先前的研究,还是许教授等人那么多年的全情投入,再加上那些被许教授从首都挖来的行业精英,大家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技术突破第二天,宁振强帮忙代买的机床就送来了,原先正打算休息的众人没人喊累,这就直接把原先在旧机床身上的实验和新的小铸件移到了新机床上的,在几轮简单的实验后,这才把技术交给了H省第一重机工厂。

H省第一重机工厂在厂内开了两轮大会后,由正副厂长下了军令状,直接来了个□□,把原先预备采购的外汇全都用在了生产上,像是现在这一仓库的机器,其实有半数都已经压了整整一年了。

这是一场豪赌,他们赌赢了。

赵厂长:“宁同志,真的谢谢你。”

他有些激动,他们这年代的工厂人,大多是把工厂当家的。

“不用这么说。”

钱副厂长插话:“宁同志,我和老赵都是真心感谢你的,你帮助我们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两人一搭一唱,一个说完另一个遍接口:“你看,要不是宁振强同志,我们当初就要丢了那笔外汇,要不是您,我们就没法生产出五轴数控机床,就连现在,我们在外卖机床,那人员都还是宁振强同志帮忙培训的。”

他们私下有所耳闻,宁振强同志在海外赚了不少钱,他帮忙他们培训人员、商业谈判,提供法律支持,那几乎可以算是义务劳动了,这要不是有宁知星同志在,对方何必做这些?

虽说他们也给钱了,可他们心里是有数的。

宁知星有些不好意思,无论发生多少次,类似的场合她都很难习惯。

而且她这不是也拿了分红吗?她没白干活!

宁知星:“我们之前研究出来了一种新型的钢铁材料和碳材料已经分别找了国内的碳材、钢材加工厂,他们之后生产出样品后你们可以试一试,这两种新材料更稳定,而且应力释放的时间也更短。”

“好。”赵厂长立刻答应了下来,他眼神中有惊喜,他们最近全身心投入在生产上,没注意到外界材料的变化,但宁知星说的,他们准保信。

“九轴加工中心生产得怎么样了?”

宁知星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这个,九轴加工中心在军工上的应用尤其广,比如说在潜艇的部分重要器件生产上,九轴加工中心目前尚在禁运清单内,想进口一台很难。

大家当时把应用最广的五轴机床研究出来后,便一门心思放在了升级五轴机床、研发九轴加工中心和机床联动上面了,三个研究方向都陆续出了成果,只是速度略有差异。

说来奇妙,当年宁知星在仪表厂帮忙时,便就测量精度做了一定研究,兜兜转转,这关于测量精度的研究在这次研发过程中居然也用上了。

“有些吃力,不过我们和A市的一家精雕厂合作,他们来的师傅有签保密协议,也从其他工厂借了不少老师傅来,每天我和老钱轮流去监工,你放心,绝对不会出问题,应该这个月就能完工,等应力释放好我们就交给军方。”

这是他们工厂现在最为保密的项目,不过他们生产的只能算半成品,之后还得继续改造。

赵厂长一脸正色,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他们工厂能够接到这样的任务,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宁知星的功劳,在知晓他们能为国家的国防力量做贡献时,参与这个项目的老师傅包括他自己都与有荣焉。

“好,我们下午过去看一下吧?我们带了些新的技术材料过来,其中包括一个迅速释小铸件应力的仪器,到时候试验一下效果如何。”

钱副厂长和赵厂长自然满口称是,大家顺着来的路往回走,两个人对视着已经想起了要带宁知星去哪里转一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