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李董,大气!(第2/3页)

刘勇好知道李宪有钱,也确实想拉拢李宪到民生这个体系之中。但是,若是李宪投的太多……就很尴尬。

“咳。”见李宪说的无比认真,刘勇好立刻坐正了身子,轻咳一声道:“李董,情况是这样的。现在筹备工作组正在跟银监会和人民银行那面沟通,或许这三十个亿的帽子,也可以往下调一调。嗯……不过单一股东占股太高,这个这个,联合会那边可能……不太好说话。不过李董,你……到底能拿出多少钱来?”

哈哈。

看着刘勇好笑的跟便秘一样,李宪忍不住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从后面回来的人,李宪并不知道有关于民生银行筹备过程中的细节。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知道另一些信息。

比如,民生银行在日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它的性质!

李宪也不是个雏儿了,刘勇好前后态度的转变,加上他已知的信息,不难猜测出其想法。

不就是一个控股权嘛!

不存在的!

民生银行后来是个什么情况?

刘永好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民生银行A股78.74亿股,占A股的26.64%总股本的21.59%,是民生银行的真正第一大股东。安邦保险集团及安邦人寿、安邦财产、和谐健康保险及安邦资产管理(香港)合计持有民生银行A股61.27亿股,占A股的20.73%;H股3.816亿股,占H股的5.5%合计65.09亿股,占股本的17.84%,为第二大股东。

成立之初,董事长,行长由工商联推举,但是随后就变成了国家指派,银监会掌管。民营资本有收益权,无经营权。

这怎么说?

明面是民营银行,但是走的还是国营银行的路子啊!

股权结构为民营资本,同时银行由民营企业自主要求建立,政府只负责审核资格及运营监管。董事长,行长,所有高管人员完全由董事会推举产生的,机制上自主运营,不受政府干预的。这才叫民营银行。

等到民生银行这叫什么?这就叫伪民营银行。

这事儿放在任何国家都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一个,但是在中国却又如此的合情合理。归根结底,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经济形态。

而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民办银行实在是乱子多多。

完全自主的民营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金融投机倒把造成金融过度,形成恶意竞争的事例数不胜数。

最近的例子就是俄罗斯。

在1991年前后,开放金融业,由于采取的是休克疗法,在全面开放金融的同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结果造成金融投机盛行一下子冒出很多银行,短短两年也就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卢布货币崩溃。

而除了这些之外,包括特权集团操控银行,内部人控制,关联企业贷款等理论上完全存在的弊端,让对金融和经济施政方针一向谨慎的政府完全撒手,无异于说是痴人说梦。

包括现在的刘勇好,为了自己的话事权忧心忡忡,在李宪看来,这特么都是上头的行为。

金融领域你个民营企业家还想有话语权?

哼哼。

想太多。

所以不存在的东西,争个毛啊?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不是坏事。

说实在的,要是不知道民生银行之后的发展,李宪这还真不想投了呢。

政府介入监管,虽然丧失掉了民营银行应该有的高利润,但是也彻底的撇出了高风险。

自己这钱投进去,那妥妥的是一个长线,而且利润是越来越高的投资。

这多保险?

一想到自己如果入住民生,以后就算是啥也不干了,自己儿子上学上不好,自己也能说一句“老师不好意思,我儿子不用太努力,我们家银行里有股份。”……

特有逼格有木有?

想到这儿,李宪呵呵一笑,起身拍了拍刘勇好的肩膀。

“刘总,说实在的。办这个银行啊,我有兴趣。但是兴趣不大,主要是通过以往的咱们俩的接触,以及身边朋友对你的风评,我就觉得你人特靠谱!”

见刘勇好想起身,李宪一把将他按了下去:“真的!所以既然你老哥找到我头上来了,民生我投了!五个亿!”

想了想,李宪伸出了五个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