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二八(第2/3页)

仁王从千石的这句话中,发现千石并不是一个很好对付的对手。

不过……

也该让山吹的人明白,立海大的真正实力了。

之前的两场,都是特意安排的“教学赛”。立海大的权威,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推翻的。

仁王的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看上去并不算太认真。这种神态很容易激起对手的怒气,千石却与之相反。仁王从千石身上感知到的只有冷静,和恰到好处的兴奋。他的眼神很亮,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了就觉得雀跃,真正的情绪却像是平静的湖水,风只吹起涟漪,却不会掀起波澜。

仁王觉得有趣。

要怎样才能真正让千石“动容”呢?

仁王扔起了网球。

前两局按照惯例只是试探。戴了负重以后,他挥拍变得更重了,在技巧之下,球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强。2KG的负重不至于拖慢仁王的速度,也不会给他的体能消耗带来负担。仁王利用自己身体的每一块肌肉,让身体协调运动,在感觉身体活动开以后突然加快了比赛的节奏。

千石也是灵巧型的选手,动态视力出名。

仁王有意试探,用击打多个球的方式去击打一个球。戴着负重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多次击打网球给手腕带来了不轻的负担,仁王顺势就将球拍换到右手。

千石看到一片球影。

多次击打网球之后,网球的球路变得跳跃不定,又因为球上多次加力,网球的速度也变快了,继而在球路跳动的情况下产生了残影。

千石的动态视力越是出色,他看到的残影就越多。

这就是立海大的仁王雅治吗……二刀流的打法是去年就展示过的,但这种让球产生大量残影的打法……

“这一招,叫什么?”最后还是没有打中真正的那个球,千石眼睛发酸。他眨了眨眼睛,在发球的间隙里问仁王。

仁王愣了一下,第一反应是:这种招数还要取名?

实在不想给这种在他看来不算什么的招数(种岛:小孩,一次性打多个球可是在U17才会接触到的高端技巧,什么叫做不算什么的招数?)取名,仁王随口接道:“流星抽击。”

“流星吗?很生动呢。”千石夸奖道。

场边的柳连拿起笔的欲望都没有:“这是仁王的第几招‘流星抽击’?”

“你难道没有记吗?”真田诧异地看着他。

确实有记但只是想吐槽仁王的柳:“……”

哎,虽然弦一郎是个很好的正直的朋友,但难免有被无意识拆台的时候。柳不想说,他已经开始计算这种拆台,真田有意的概率有多少,无意的概率有多少了。

在两局的试探过后,仁王对千石的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评估。他建立起了千石的模型,按照去年常用的打法开始利用精神力进行相对应的引导。千石的精神力不弱,但比起仁王就远远不及了。经历过不同世界锻炼的仁王的精神力,隐约开始质变,不再像是无形的物质,而是慢慢变成了实体一样,像潺潺流动的水。

千石很快感受到了压力。

哪怕仁王不有意针对,精神力质量上的差距就会让千石感受到“被压迫”,会不自觉因此而产生“紧张”的情绪。

这像是被气势所慑,又像是被控制了比赛节奏因此难以逃脱。

千石很明显感觉到,主导权逐渐被仁王抓在手里了。

这对于他来说也是新奇的体验。他很少会有这种无形的“无能为力”的感觉。

以他的心性和实力,他是不可能会产生这种“无能为力”的负面情绪的。

这也是……对手的招数吗?这种招数,到底是什么呢?

他额角很快出了汗,追球时伸长了手。只差一点……啊!

千石突然绊了一下,猛地向前冲了两步,身体失去平衡,伸长的手和握紧的球拍却正好打中了落地后弹起的网球。

接到了!Lucky!

不受控地摔倒在地,千石抬起头。

这样的姿势,就算接到球,也是一个吊高球。

球网对面的仁王,已经跳了起来。

仁王的计算里,千石接不到这个球。但任何计算都会存在误差,仁王早就将模型的误差考虑在内(他可不像柳那样必须要保证计算结果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他跳起时看到了在地上撑起身体的千石,突然起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