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重振河山(31)(第6/6页)

中年干部对上她的眼睛,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

这个显然还不到十八岁的女孩子,谈及生死,却已经有了让人无言以对的,历尽千帆的平静。

她的笑容坦然,语气真诚。

话不说尽,却让人了解,她早已有必死的决心。

中年干部小心翼翼地将宁馥托付给他的两件物品收起来。

每个人都有他的使命。

而他的,就是不辜负这些为祖国拼尽最后一滴血的人。

说是英雄,可谁又不是正当青春,本该有大把的好年华?!

没有太多的时间叙话,运送烈士遗体的车就要启程了。

没有送行的仪式,没有鸣笛或者鸣枪的致礼。

那辆蒙着墨绿色篷布的军卡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驶上了归乡之路。

“唱首歌送一送吧。”院长说。

“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

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

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

宁馥唱的这首歌叫做《再见吧妈妈》。

不悲壮,也不激昂,婉转悠扬。

这本该是首送战士出征的歌,现在,却成了送他们回还故乡的安魂曲。

“……你不要悄悄地流泪

你不要把儿牵挂

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

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

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