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3页)

茫然中,本空僧已经为自己选择了生命的尾声。

黑沉沉的暮色中,板胡的曲声传出了很远很远,悠扬感伤,本空和尚从袋里取出自己所有的家当,都倒入了小女孩手中的托盘。

卖唱父女谢了又谢,转身正欲离去,忽然在店门前迎面撞上了一具黑色的棺木。虽说乱世中此物也算司空见惯,但毕竟黑夜中猛然看见棺材进店门,令人心生恐惧,父女俩急忙躲了出去。

四个杠夫将棺木抬在门下落地,跟在他们后面走进门来的,是一个身材修长、面容清癯的老尼,本空僧一眼认了出来,她正是旧日瑶光寺的住持、胡容筝的小姑姑妙通。

他连忙低下了头,却见那老尼落寞地在门边坐了下来,吩咐道:“店家,打两斤酒,炒四个热菜,上两笼馒头,给那四个伙计用。给贫尼一碗素面。”

她闭上眼睛,手数念珠,念了两卷经后,才举箸欲吃面。

坐在一边的前青州杜刺史,也狐疑地打量了老尼良久,才唤道:“是妙通法师么?”

妙通坦然直承:“正是贫尼。”

“法师欲往何处去?”

“欲完世间一段孽情。”妙通叹道,“阁下既然能认出贫尼,想必也是朝中大员。”

“哪里。”杜刺史叹道,“我冒昧再问一句,这棺木里睡着的,是不是已故的太皇太后胡容筝?”

本空僧只觉毛发直竖,与他一板之隔的,竟就是他此生倾心爱过、却无法得到的女人,那曾经一手撑起大魏天空的了不起的女子胡容筝!

“正是。”妙通淡淡地回答。

杜刺史不禁将酒杯一掷,伏在棺材前大恸失声:“陛下,陛下一生坎坷落寞,最后又遭此大祸!听说陛下前日已在永宁寺落发出家,被尔朱荣搜出后,跪地乞命,尔朱荣竟拂衣而起,令陛下羞愧无地!尔朱荣狼子野心,素有异谋,全不顾天朝体统,竟然以为肃宗皇帝报仇为名,将陛下和幼帝重重捆缚,沉入黄河!河阴之变,数千王公大臣,被契胡贼酋一朝屠尽……呵,自有大魏以来,未闻如此惨剧!陛下,当年陛下从南朝建邺将杜某携回,重加宠信,以完杜某一生事业,这番知遇之恩,又教杜某以何为报?陛下三十五岁前清明多智,三十五岁后冷酷无情,人家都说是陛下年纪大了的缘故,只有杜某知道,陛下为情所伤,所为才多悖乱……那负心薄情的杨白花,他害了陛下一生一世!”

早已不失人间烟火的妙通老尼,眼中也不禁有些潮湿,她长叹道:“你冤枉杨白花了,容筝临终,有遗言要与清河王元怿合葬,老尼此去,就是为了完她的心愿……没想到,纠缠一生,容筝最爱的还是清河王元怿。”

杜刺史冷笑道:“妙通大师,你错了。太后这一生,虽然多所宠幸,但心中只有杨白花,自杨白花出家后,太后便心如死灰,在家如出家。”

本空和尚觉得,杜刺史的视线似乎在向他这边扫来,连忙低下了头。

与元怿合葬?本空和尚心底不禁有些酸涩。

是的,她也只有与元怿合葬。像杨白花这样的负义少年,只能让她心碎神伤,让她一生郁郁寡欢。而那风姿出众、性格温厚的元怿,却总能抚慰她的伤口。

多么漫长,他们这些人,要到死了的那一天,彼此才能知道答案。

本空僧从桌边立起来,缓缓走到门前,双膝一软,跪在了那黑森森的棺木旁边,他的额头抵着棺木,两行冷泪顺腮而下。

迷蒙中,本空僧似乎又看见了那在桂殿青灯下专心批览奏章的胡容筝,她是那样清丽动人、自信而优雅,从那一天,他没有一刻能够将她忘怀。

这一生,他就该是为她而生,为她而死的吧?

在店内众人的愕然注视中,本空和尚伏身在黑色棺木上,轻轻吻了一吻,喃喃道:“容筝,你等我,等我给你报仇!”

他胖大的背影,迅疾被黑暗的夜色吞没,还是像昔年那样剽悍、那样神勇。

妙通老尼和杜刺史在这一刻才清楚地分辨出了他的真面目,他们几乎同时开口惊呼道:“杨白花!”

杨白花再也听不见这声叫喊了,他携着当年胡容筝相赠的雕花宝弓,消失在北邙山脚下的茫茫黑夜里。

第二天,洛阳城里传出了惊人的消息,酷爱打猎的大都督尔朱荣,在清早围猎北邙山时,被一枝冷箭射中胸前,重伤垂危,长箭上竟然刻着“胡容筝”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