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平陈之战(第8/9页)

邱瑞与定彦平本来在南陈就不受重用,常感不平,此时见兵力不济,杨林又如此推重信任自己,心生感激,双双跪倒在地,拱手施礼道:“二弟邱瑞、三弟定彦平,见过大哥!”

杨林哈哈大笑,见晋王杨广已带兵驰出,环视着身后伍建章、贺若弼、鱼俱罗几员大将,对杨广道:“晋王殿下,今日老夫又替你阵前收了两员大将,我朝七虎将,再加上他们二人,共九员战无不胜的猛将: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杨素,为二圣南征北讨,平定天下,可称‘开隋九将’,将来大隋一统九州,我们九人,便是‘开隋九老’!”

杨广被困当山洼三天两夜,十分狼狈,感激二叔挥兵来救,又见这群大将无不是威风凛凛、胆气雄豪,心生敬畏,笑道:“叔父果真识得英雄,这开隋九将的英名,将来必传诵天下,到我大隋平陈之后,侄儿要命人在大兴宫里筑高阁、树丰碑,为这开隋九将图画音容,谱文写曲,扬名千古!”

杨广一夹坐骑马腹,骅骝马长嘶一声,沿台城的台阶直冲而上,登上了台城顶青石铺就的平缓小道。

建康城中饱含着水气的北风从他俊美的脸庞边吹过,不远处是玄武湖冻凝的千顷碧波,明亮如镜,又如一面巨大的玉璧。

湖畔鸡笼山上,是当年梁武帝建起的同泰寺,也是“南朝第一寺”,寺后九层高的药师佛塔,直插天边,重檐铃铎,都寂静在冬夜中。

这是杨广向往已久的城池,尽管出身将族世家,尽管身为北方人,杨广却有一颗格外敏感细致的心,不像他外表那么爽朗雄浑。

杨素也骑马跟了上来,笑道:“晋王殿下,前夜鱼俱罗将你写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抄来给我看,着实写得好。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诗题虽然是陈叔宝出的,可他写的诗绮丽有余、气概不足,哪里有殿下诗中的王气?”

杨广笑道:“不是韩擒虎陪我从采石矶头夜渡长江,我也写不出那样的诗句。这南朝气象,我看着正是移步皆风景、举头是风月、染袖尽花香,难怪宋齐梁陈四朝君主,一入主建康城,便醉在这温柔乡里,不想再上阵打仗。”

杨素听在耳中,越发觉得与杨广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杨素也是个外表雄浑机敏、内心情怀缠绵的北朝男人,平常以诗人自命,而不是以大将自居。

在大兴城时,杨素府中已多蓄歌姬美女,久有怜香惜玉之名,此刻见了建康城里宫室侯门富丽堂皇,街巷中处处乐坊秦楼,仕女们步态生姿、修饰精致,杨素早有垂涎之心,凑在杨广耳边,轻笑一声道:“陈叔宝的后宫,美人无数,我已经命人看守住了皇宫的前门后院,晋王殿下何不入宫好好饱览美色?”

杨广早已心动,可毕竟他还要借助平陈之功为自己装金,不敢任意妄为,以防多年苦心积虑在母后心中建起的贤明形象付之流水,只淡淡道:“说也奇怪,这月亮还是同一个月亮,为何在台城城头举头眺月,和在大兴宫里举头眺月,竟是两种月色?”

杨素见他装腔作势,笑道:“不但月色有异,美人更是不同,南朝美女一个个千娇百媚、吴音软糯,听她们弹一首小曲儿啊,心都要被她们的眼神、微笑和歌声融化了。殿下,那陈叔宝的临光殿外,有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三处宫室,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遍植奇树名花,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由宠妃张丽华、龚贵嫔、孔贵嫔与陈叔宝一同居住在高阁上,复道外还连接王美人、张淑媛等七大美人的居所,听说这十几个嫔妃,个个都倾城倾国、年轻漂亮,既会吟诗绘画家,又会弹琴跳舞,就算在这仙境里住过一个晚上,也算没白当一次男人……”

他话音未落,杨广已按捺不住地勒马冲下台城,沿玄武湖边的小道往临光殿驰去。

临光殿前的三个高阁,足有七八层楼,阁高数十丈,里面回廊迂亭无数,是陈叔宝即位后动用倾国财力营建。

陈叔宝爱写艳诗,更爱美酒和女人,临春阁、结绮阁和望仙阁的窗户墙壁栏杆甚至门槛,都是沉檀木做的,未入阁门,便可闻见馥郁的香气,屋宇装饰着金钩玉锁、珠帘翠幄,里面设着宝床宝帐,瑰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