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见面 女子的声调不似京城官话那样板正……(第3/4页)
张婆子面露尴尬,张氏一向牛心左性,她这样空手而回岂能饶过?只怕挨一顿板子都算轻的。
倒是纪夫人向来脾气柔和,多求求她总会答应的——没准还能分点银子。
婆子便假惺惺挤了两滴眼泪,正要说话,玉珠儿已快人快语:“没听见夫人吩咐么?腿断了还是怎的,走不动了?”
被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丫头责骂,婆子不免有些羞恼,“姑娘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幸而今日是我来要银子,若是老太太的人过来,你还敢这样颐指气使么?不过是仗了点人势,捡软柿子捏罢了。”
纪雨宁听到这里,已是眉头紧蹙,眼看玉珠儿还要同她吵,忙伸手拦住,冷声道:“何必多话,叫二门上的小厮捆了,送去大嫂院里便是。”
看那婆子一脸惊骇,纪雨宁倒觉快意,“若大嫂舍不得给板子,我亲自来打,谁叫她话里连老太太都捎带上了,如此目无王法的恶仆,留她做甚?”
说罢,再懒得多看一眼,直接由玉珠儿搀扶上车,任凭耳边哭天喊地,她只漠然不闻。
玉珠儿悄悄咋舌,“这才像小姐旧时模样呢,做姑娘的时候明明很有脾气,怎么一出嫁就都改了?”
纪雨宁笑着拧她耳朵,“坏丫头,数你伶俐!”
心下微微怅惘,是啊,出嫁多年,早忘了自己从前是什么模样,还有那个人……他如今还好么?
*
楚珩看腻了公主府上的歌舞,又恐皇姐再来烦他,便和贴身太监郭胜商量,另外找个地方消遣去。
郭胜是个略显呆板的中年人,说起话可一点都不木讷,“陛下不如乔装改扮,随奴婢往鹦哥巷去,这鹦哥巷虽不比西湖画舫游人如织,声名显赫,可也着实有数不尽的妙处。”
至于为何叫鹦哥巷,则是因为那一带有不少暗门子,且爱养鹦哥画眉之类,以此报信,久而久之便得了这个诨名。
楚珩摇头,“不去。”
倒不是心存偏见,只单纯闻不得那股脂粉香,再说了,去了也无用——不过是看看歌舞罢了,和公主府有甚分别?
郭胜想起自家主子的毛病,也就不好再提,只笑道:“那,或是去茶寮喝茶,或是去字画坊赏画,其实民间东西虽然粗糙,比起宫里的花样可多着呢,陛下您纵使看上三五年都看不完。”
要不前朝嘉禾帝怎会在宫中开办集市,还让嫔妃扮作卖花女卖菜女当街吆喝,不就是看中那股质朴热辣风情么?
楚珩倒被这老太监给逗笑了,真亏他想得出那么多鬼主意!
只可惜每一样楚珩都兴致缺缺——大夏天的,谁懒怠动弹,又不像宫中可乘坐御辇。
郭胜心说这位爷可真难伺候,这不想那不想,干脆留在养心殿批折子不是更好?
但是长公主交代要他务必使皇帝尽欢,郭胜也只能搜肠刮肚道:“今天归元寺大雄宝殿开光,那儿倒是人多,不如陛下也去瞧个新鲜?”
心里倒不抱希望,皇帝连美人都懒得看,和尚更不消说了。
哪知楚珩这回却意外配合,“这个好,正好朕也想与民同乐。”
郭胜:……太假了吧,谁信?
不过皇帝心思一向难猜透,难得他老人家起了兴致,郭胜忙预备下去。
其实楚珩倒没啥特别,不过想着出宫一趟,正好为太后在佛前进两炷香,再供奉几盏海灯,保佑她老人家岁岁常乐——省得终日埋怨抱不成孙子,死了都难瞑目。
再者,不晓得那位近况如何,若是在世,也请佛祖保佑她无病无灾,省得人牵肠挂肚。
楚珩脑中浮现出一个模糊轮廓,女子娇滴滴地对他轻叱,双眸却含着笑影,明明已张皇失措到顶点,却还要佯装成坦然——只有少年人才有这样矛盾而热烈的情绪。
只可惜一别数载,心境早已不复当年。无论她是死是活,是否已嫁作他人妇,楚珩都只能虔诚为她祝祷,惟愿她此生平安,再无忧患。
因着佛寺讲究超脱,不能被富贵俗物玷污,楚珩还特意向皇姐借了一件从前旧衣——不晓得是她哪一任丈夫遗留下的,长清公主嫁了三次,心态越来越洒脱,早已不记得那些死人。
郭胜看着自家主子这样郑重其事,心里只觉得好笑,有人喜欢露富,有人却偏爱装穷,偏偏这位爷是怎么装都装不像的——光腰间那条玉带就不下千金,更别说其他配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