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国粹(第4/7页)
戏堂子一次最能能容纳一千个人看戏,但不意味着只能装得下一千个人。
在沈声默这个小聪明的脑袋提议下,金从善发明了一种叫“站票”的戏票。
站票要比正儿八经的戏票便宜一半,但没有座位,也不包茶水,也就挤个角落站着。
这三千张戏票中,有两千张都是站票。
一开始放票的时候,金从善还提心吊胆的,觉得不一定有人买,没有人买,这戏票的本钱就亏了,不挣钱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站票卖得比坐票还好。
两千张的站票,卖出了一千五张。
坐票一千张。
加起来,一共两千五,余下的五百张,看着什么时候搭着卖出去,不算亏。
生意这么好做,可把金从善乐坏了。
金从善特意来到了沈槐家,找到沈声默,专程来夸她。
他笑呵呵的夸沈声默:“要是我家那臭小子有侄女你一半聪明就好了。侄女不仅戏唱得好,就连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在伯伯这儿真是屈才了。”
开始吹捧起沈声默来。
一说起自家的那个臭小子,金从善就有点滔滔不绝起来。
“我花了大价钱,送他去劳什子的贵族国际学校上学,结果呢,屁没学会不说,倒是洋人的臭毛病学了不少,气死我了。让他学着做点生意,以后继承我的衣钵,还不愿意学。真是……真是逆子!”
金从善看向沈声默,又笑得慈眉善目的:“侄女儿以后可千万互相提携着点啊。”
这句话,让别人听来,只会觉得金从善过分谦让,谦虚了。
好好一个老板,居然让底下的员工提拔自己的儿子,这说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可金从善知道,若是沈声默答应了,得益的只会是自己。
沈声默不是凡物,这一点金从善早就知道了。可越是和她相处,金从善就越是发现,她身上有许多想法可以称得上稀奇古怪,但又出奇的有效。
这些东西,正是金从善缺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金从善知道,他老了,跟不上如今的香江了。
香江遍地是黄金,但香江同样也是年轻人的。
后起之秀一个比一个厉害,如果儿子不出息,根本守不住他打下的家业。这个时候,有个得力助手,就会好很多。
金从善对沈声默寄以厚望。
“哪里的话金伯伯,金小弟年纪比我小些,我照顾他是应该的。”
两人商业互吹了好一会儿,才结束了谈话。
随后,金从善才把这一趟的正事说出来。
他掏出一份今天早上才刚刚买的报纸说:“侄女,你看看,这报纸上写的是你啊。谢力森这小子,还真有点本事,稿子写得这么好,我看了都要热泪盈眶。唱戏这个行当,不容易啊,当年你父亲也是吃了很多苦才熬出头的。”
采访稿出来了?
比沈声默想的还要早。
她兴致勃勃接过一看,发现报纸的一面,全是关于沈声默的报道。
照片有戏班子后台的照片,还有沈声默扮成贵妃的照片。
配文的版块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个是专门用来介绍戏曲的,一个就是刊登沈声默的采访,最后才是谢力森自己写的后感。
沈声默的目光放在最后一个部分。
“戏曲正垂垂老矣,昭告着它已经走远的辉煌时代。可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古老的传承,仍旧有人在坚守着传统。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年轻人,应当对这个艺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如今电影正在兴起,西方的洋文化正在兴起。我们可以走进电影院看场电影,同样也可以花时间去一去戏堂子。相信我,现场看一场戏,绝对不会让各位感到遗憾吃亏。”
看完了谢力森的评价后,沈声默说道:“谢大记者可真是请对了,他写这个稿子还是很不错的嘛。”
“什么不错?侄女你是有所不知。”
金从善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解释道:“他是出了名的牛脾气,很少这么夸人的。不少老板都请他来写文章捧女明星,可是他钱是收了,事是办了,可是总是要加上一番批判,阴阳怪气的。可偏偏读者喜欢他这口,我们也是没办法的嘛。”
“我都做好打算,他要是阴阳怪气,我就骂他,没想到,他这一次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还以为他吃错了什么药。思来想去,应当是他真心实意的夸奖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