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第4/9页)

都愿摒弃私念,顾全大局。

这个时期的大唐,虽开国数十年。

虽刚经历李治朝的向外扩张。

但整体氛围仍然是积极进取,开拓向上的。

还不至醉生梦死,为了个人之利,而坏了大唐基业,不顾百姓和天下大局。

“哀家替先帝,替弘儿,谢过众卿家。”

武媚娘向着群臣方向,微微鞠躬行礼。

狄仁杰、阎立本、李玄信、程处嗣、苏庆节和苏大为都微微侧身,口称不敢。

此乃人臣之本份。

非为一家一姓。

实为我大唐荣辱,衣冠传承。

绝不容一神外族,悍然入寇。

否则大唐将无颜面对天下百姓。

若不能守住华夏族之道统,无法保证华夏人之利益。

有何面目称天子?

有何面目称朝廷?

朝廷固然有控驭天下的权力,但也有护佑天下万民之责任。

“哀家也会捐出首饰和私房钱,以充军资,奖励作战士卒。”

“母后。”

李弘在一旁情绪激荡道:“儿臣不孝,愿倾尽内帑!请母后不要将首饰捐出!”

是,固然在权力上两者有着暗流和争斗。

但他也是儿子。

听到母亲要捐出全部首饰和私房钱。

李弘天性纯孝,怎能不为之激动羞愧。

“此是朕的责任,当由朕来承担!”

“弘儿住口,大食来势汹汹,是我大唐之敌,天下之敌,岂有你一人能当之?哀家意已决,毋须多言!”

“母后!”

李弘声音哽咽。

殿上群臣人人变色。

在心中,情绪各异,但无不被一种羞愧和耻辱所包围。

大唐开国才数十载。

心气尚在。

前些年对外攻略如火。

先后打下对抗多年的大敌高句丽、吐蕃。

东平辽东。

西平雪域高原。

环顾天下,当真无一合之敌。

这才短短几年,怎么竟弄到如此困窘的局面。

钱,咱大唐有。

只要陛下号召为国捐帑。

满朝公卿,定愿捐出家财,以充军资。

但是人呢?

大唐现在哪有那么多府兵。

关中疲弊啊!

而且,何人可以为帅?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苏大为身上。

这位开国郡公,大唐唯二名将。

大唐第二代名将中,唯一可能应付眼下局面之人。

到这一刻,还不肯站出来吗?

“郡公……”

“苏郡公!”

狄仁杰抢先一步,向苏大为遥遥行礼道:“事急矣,为我大唐国势念,为我华夏衣冠,不被大食一神异教所侵,还望郡公,挺身而出。”

狄仁杰是苏大为的生死之交。

二十余年的交情。

连他都忍不住这个时候站出来,请求苏大为出征。

其余人哪里忍得住。

左相阎立本。

右武卫大将军李玄信。

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并且各部官员。

乃至武媚娘,都向着苏大为开口道。

“苏郡公,此事急矣,为救大唐万民,为抵御大食进逼,唯有苏郡公领兵,方能解危难。”

“请苏郡公出山,为我大唐征西大总管!”

“臣附议!”

“还望苏郡公,以大唐百姓为念!”

“苏郡公不出,奈苍生何?”

“请苏郡公领军!”

“苏郡公,我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都愿归于苏郡公麾下。”

“苏郡公若领军,我阖家老小,愿从军,任凭驱策!”

整个议殿大殿,一时群情汹汹。

李弘的脸色微变。

苏大为的脸上,现出为难之色。

……

议政殿后。

一处帘幕屏风遮挡。

小小女娃发出吃吃笑音:“阿姊,满朝公卿都在求苏大为出兵呢?”

小女娃身旁立时传来一个不悦的声音:“不许叫名字,要叫阿舅。”

“哦。”

雕玉琢的太平公字吐了吐舌头。

她如今还小,分不清殿上的母后和哥哥,还有那些大臣们在争些什么。

只是觉得有趣。

感觉所有人好像都眼巴巴求着苏大为出兵。

不想自己随口说个名字,居然被阿姊责怪。

小太平做了个鬼脸,吃吃笑道:“阿舅就……阿舅吧,阿姊莫不是喜欢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