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第3/5页)

与后世相比,这时代人才是鹰派。

一个个恨不得整天上战场,开疆拓土,觅个封侯拜相。

李玄信盯着苏大为,眼中光芒闪动,用一种迟疑和斟酌的声音道:“苏郡公方才说有三点,现在说了两点,不知第三点成算是什么?”

“第三点,是吐谷浑和吐蕃人,并没有如各位想的那样桀骜不驯,为大唐作战,做我大唐仆从,对他们而言,都是晋身的机会。”

李玄信一呆。

苏大为说的,已经超过了他的认知。

他想要反驳,但一时不知从何去质疑。

武媚娘还没开口,一旁的李弘已经忍不住道:“苏郡公,此言何意?吐蕃和吐谷浑,都是被我唐军灭国,吐谷浑暂不说,吐蕃可是在苏郡公你手上……”

“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苏大为微微一笑,丝毫不在意身边众臣在拿眼瞪他。

哪有这般和皇帝说话的。

丝毫不给陛下留面子。

苏大为在沙盘前缓缓踱步。

拾起竹枝,在吐谷浑处点了点:“吐谷浑曾被太宗率军大破之,之后我大唐扶立新的吐谷浑王,还将大唐公主下嫁。

这之后,吐谷浑便对我大唐称臣纳贡,虽然中间有些小问题,但大体都是忠于我大唐的。

后来吐谷浑被吐蕃渗透,末代吐谷浑王与大唐公主请求内附。

结果未及逃脱,便被吐蕃人杀之。

所以对吐谷浑人来说,对我大唐,并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相反,当年我征吐谷浑人做仆从,他们不少部族,都在那一仗中捞了不少好处。

我意就从这些部族中征召人手。

同时如果有其余部族愿意做大唐仆从,一致接纳。”

说完,苏大为抬头向听得目瞪口呆的一众将军和武媚娘、李弘微微一笑:“当然,所有粮草战马、兵器,都得他们自备。”

什么叫自带干粮。

在唐朝,这些争做大唐鹰犬爪牙的异族人,便是自带干粮。

李弘细品苏大为所说,越听越觉兴奋。

情不自禁道:“这些吐谷浑人曾被苏郡公征召过,而且得到过莫大好处,此次苏郡公再征召他们,一定不会推辞。”

那当然是不会推辞,谁特么会和发财过不去。

跟着苏大为抢掠吐蕃人的都城逻些。

可把这些吐谷浑人给捞饱了。

一个个穷放羊的,都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主。

家财难以计数。

这次只要苏大为开口,可以肯定,这些红了眼睛的家伙,一定会嗷嗷叫着求加入。

而且有这些人带头。

吐谷浑其余部落那些穷鬼,也一定是抢破了头的想做大唐仆从。

而且这些吐谷浑人,与吐蕃人有着灭国之仇。

吐蕃灭了吐谷浑。

吐谷浑人做大唐仆从又打破了吐蕃国都。

双方有这种仇恨在,苏大为率领一万唐军,正好统慑全局。

此乃高明的驭下之术。

“高明!”

李弘情不自禁的道。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

目光投向李玄信。

李玄信苦笑一声,拱手道:“苏郡公言辞便给,我只剩最后一个问题。”

“请问。”

“吐蕃人,会听我大唐征召吗?”

“会。”

苏大为肯定的道。

“吐蕃虽称国,但统合时间尚短,昔年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也是东征西讨,吞并无数部族方才称国。

像西边的象雄,占踞吐蕃四分之一的土地,被松赞干布吞并至今不过二十余年。

还有东面的白兰羌、白马羌、破当羌等。

其实吐蕃虽称国,但是上面的部族多如牛毛。

与松赞干布他们,并非是一条心。”

“那……”

“无非是昔年松赞干布最强势,带着各部族不断征战,不断胜利,不但掠夺财富,这才将各部族强行聚合起来。”

苏大为微微一顿,待众人稍做消化,继续道:“我大唐将吐蕃逻些城打破后,这些部族重新归为四分五裂的状态。

既是分裂,既然各有部族,便可分化拉拢。

何况,大唐灭国之威,只怕多的是愿意为大唐效力的部族。

再加我手上一万大唐精锐,以及征召的吐谷浑人,足以应付局面。”

苏大为这番话,已经藏有许多的庙算心机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