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页)
苏锦烟迟疑地接过碗,品了一口,就见老人家盯着她问:“尝到了什么?”
“太苦了。”苏锦烟笑道,有些摸不清这位老人家的路数。
“还有什么?”老人家又问。
苏锦烟又浅浅地品了一口,但惊奇地发现,此茶苦过之后回甘极好,且清香四溢,入口顺滑饱满,唇齿间清爽鲜美。
她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老人家听过后就笑了。
“这就对了,”他说道:“这才是茶最原始的味道。”
“茶好不好,”他说:“就得这么泡,泡得越浓越好,这个时候里头好的怀的都能一清二楚。”
闻言,苏锦烟恍然大悟:“我从未想过如此情况,只觉得无论是好茶还是次茶,要想好喝,就得用最合适的器皿最合适的水温来冲泡。”
“却从未想过要去了解茶叶最原始的滋味。”苏锦烟目光钦佩:“多谢老人家指点迷津。”
老人家被她钦佩的眼神看得心里舒坦,哼了一声,说道:“你们这些商人懂什么,眼里只有银钱罢了。”
苏锦烟也不跟他犟嘴,含笑做洗耳恭听状。
过了会儿,老人家继续道:“这茶实在不错,即便用最坏的法子冲泡也能喝得出它有许多优点,等回头我再祛祛苦味,保留好的一面,想必能让你卖个好价钱。”
得了老人家满含信心的话,苏锦烟顿时松了口气,起身行了一礼:“如此,就多谢老人家了。”
.
当日,苏锦烟就返回了宜县,而后立即写了封信让人快马送去给宋德章,要他将滇州的茶叶买下来。
有了茶叶,又有了合适的制茶工艺,苏锦烟不仅心里落下了块石头,而且她另有打算。滇州的茶叶品质难得,如今在中原市场上并不常见,兴许她可以大量采购这样的茶投入市场,说不定还能成为她“汇源茶叶商行”具有竞争力的茶叶。
因此,针对此,又做了许多周密计划。
只不过,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几日后宋德章来信说,那批最优质的茶已经提前被人买走。
苏锦烟听到这个消息咯噔了下,按理说宋德章的寻茶路线是十分隐秘的,为何会有人也清楚那批优质的茶叶,而且还抢先在她之前买了去。
如今最优质的被买走,剩下的只是些次品,这事无疑令她心情沉重,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
宜县的另一处别院,尉迟瑾坐在书房看各地送来的书信,大多都是探子们汇报的消息,尉迟瑾看完后,将其收进匣子里,再放入暗格中。
回到桌前,他看着桌面上的一封家信有些头疼,靠在椅子上揉了好半天的额头,才散漫地打开来看。
是璟国公写来的,这已经是第四封催他回京了。
一来是关于职缺的事,江南贪污案子牵扯了朝中许多人,以至于朝堂空出了多个职缺,最显眼的要数户部和刑部。
原本在中秋宫宴后,圣上要给他赐官,可如今事情拖了下来,这么一拖,其他人就有些蠢蠢欲动,纷纷找门路要填补这个缺。
尤其是三皇子和贵妃的人,即便有太子在周旋,但尉迟瑾迟迟未归京,难免还是没多大准数。因此,璟国公府催他回京,尽快请罪入职。
可是请罪,就意味着接受圣旨赐婚。璟国公与皇后娘娘之意是将赐婚之事暂缓,他一旦入宫请罪,不免旧事重提,届时他可拒一次,又岂可拒第二次?
天恩不得挑衅。
这事犹如一团乱麻,令尉迟瑾额头突突地疼,他缓了会儿,见窗外天色已晚,起身出门。
“事情安排得如何了?”尉迟瑾踏出门槛边问耿青。
“世子爷,”耿青回道:“按您的吩咐都准备好了。”
“嗯,”尉迟瑾点头,又问:“她今日做了什么?”
“夫人一整日都在书房看账册,未曾出过门。”
出了大门,尉迟瑾翻身上马,却见一人匆匆跑过来禀报:“世子爷,东边来的信。”
闻言,尉迟瑾眉头一动,立即接过来看。
东边来的信,那便是派去山东的人有了消息。对于如何取消赐婚,尉迟瑾之前想了许久未果,最后打算死马当活马医,派人去山东查探纪家的情况。
纪家将女儿送来上京与他璟国公府联姻,说纪家无所求定是不可能。想必皇后姑母暗地里也跟纪家达成了某种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