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太学考试【二更】(第4/5页)

所以他一边拿着书,一边和朋友们讲话。

说了一大堆,连书都还没翻开,才翻开一页,书童就喊到了他的名字。

他是院试第一进来的,他当然在前面。

“宋皎宋公子。”

书童话音刚落,原本等在门前的学子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转头看去。

他们窃窃私语。

“就是那个,宋丞相的孙子?半年没来上课,去西北历练了?”

“就是他,也不知道他该怎么考试。”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口义和贴经背一背就有了,人家肯花心思去背,怕什么?再说了,人家平定西北,可比我们这些死读书的厉害。”

那头儿,宋皎已经把书收起来,跟着书童进了房间。

他进去了,极个别人说话也越来越没分寸。

“西北那些事情,有宋丞相在背后指点,换了在座任何一个人,便是一只兔子去西北,怎么会办不好事情?”

“不过因为他是宋丞相的孙子,才捡了这个便宜,寻常人连去都去不了,不就把他衬出来了吗?”

楚珩和温知才回过头,说话的声音却瞬间消失了,人群里,辨认不出来方才说话的究竟是谁。

楚珩站起来,撇了撇嘴,回了一句:“人家的《救灾疏》可是三个人花了三天三夜、整理了三千多份卷宗写出来的,某些人前半辈子看的文章过三千篇了吗?”

他朗声喊道:“书童,书童,今早焚香了吗?什么东西馊了?一股酸劲。”

温知拉住他:“罢了,他们又不敢当面说,卯卯在里边考试呢,你别吵。”

楚珩这才坐回去,抱着手,板着脸。

房间里,给宋皎考试的,是两个他没见过的先生,看起来很和善,宋皎跟他们问了好,就在位置上坐下了。

两位先生大概也知道他,或许想着给宋丞相的孙子留点面子,一开始问的东西,都是简单些的东西。

宋皎对答如流,他们眼睛一亮,交换一个眼神,就换了一本书。

寻常考口义和贴经,不到半刻钟就结束了,可是这回,已经过了三炷香的时间了,还是不见书童出来喊人。

众人惴惴不安:“不会吧?这次考这么久?怕不是考得东西都很难?”

仍旧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

“只怕不是考得难,是里面那个半年没上课,什么都答不上来,把先生气坏了吧?”

楚珩迅速回头看了一眼,把酸唧唧的声音逼回去,然后低声对温知道:“怎么回事?怎么还没完?卯卯不会真……”

温知低头看书,不太在意:“他不可能会差,应该是太好了,好到让几位先生刮目相看,相见恨晚,几位先生就忍不住多留了他一会儿。”

“嘶……”楚珩分明不信。

“你等着瞧好了。”温知神色坦荡,“他不是出去瞎玩回来的,他是出去增长见识回来的,他一回来,谁都没戏。”

“那你呢?”

“我手不释卷,昼夜不停,勉强与之平分秋色。”

楚珩笑了笑,不接话了。

再过了一会儿,书童才从里边出来:“温知温公子。”

众人试图从书童的脸上看出一点东西来,可惜温知很快就上去了,他们也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几位先生都是温知认识的,对学问做得好的学生,也格外和蔼。

“小温来啦。”

“先生好。”温知微微颔首,在位置上坐下。

他瞥了一眼,看见桌上的书都打乱了顺序,心下了然。

前一遭,宋皎那边,几位先生把所有的文章都问了一遍,所以花的时间格外长些。

温知收回目光,抿了抿唇角,坐直了身子,在太学里,第一次打起对待重要的“敌人”的十二分精神。

*

宋皎被另一个书童引着,从另一道门走出来,到了后院。

书童道:“请小公子现在此处休息片刻,等前头全部考完了,小公子就可以离开了。”

“好,多谢。”

书童离开,给宋皎留下了一盏茶,宋皎双手捧着茶杯,在走廊栏杆上坐下。

第一个考完是挺好的,轻松。

但是第一个考完也不好,一个人干坐着等。

宋皎歪了歪身子,靠在廊柱上。

他和系统下飞行棋消磨时光,一盘结束的时候,终于有人来了。

他跳下栏杆:“智多星,你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