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馋哭小孩(第2/3页)

不过两人很快就没心思关心时砚到底读不读书的问题了,因为时砚告诉他们:“咱家的粮食快成熟了,刚好距离村里人收割还

有段日子,先找几个人帮咱家一起收粮食吧!比市场价多两成,就不管午饭了。”

道士一脸懵逼:“老大,您瞧瞧这房前屋后,可全部按照您的要求,种的是那土疙瘩,前几天催着您收,您非说不急。

现在叶子都黄了,给猪都不爱吃啊!您到底是咋想的?”

每天煮饭的道士不清楚,但全部时间都放在地头的和尚还是有所了解的。

“也许,这东西如那莲藕一般,吃的就是土里头那部分。”和尚猜测道。

道士不以为意,心说一池子莲花一年到头才能产出几根儿莲藕?自家这细胳膊细腿儿的土疙瘩,更加不指望能产出多少了。

道士现在只有一个疑问:“老大,这次地里若是没有产出的话,咱们这种安稳日子还能过多久?”

要知道他与和尚可是身无分文,这半年全靠老大养着,且老大看样子也不是个有钱人,只出不进,坐吃山空,结果可想而知。

说实话,这半年来,两人已然习惯了这种安逸沉稳心里踏实的日子,不想被打破。

谁知时砚没心没肺的来了一句:“老大我还能饿着你们不成?别啰嗦了,赶快去找人干活儿,顺便去村头铁匠那里,把我定制的几把铁锹拿来。”

不仅这两人对时砚种的东西的收成不抱希望,就是村人也不看好,大家进进出出的早就私下研究过许多次了。

觉得这东西光长叶子乱开花,根本不结果,不是好的粮食种植选择。

于是听说时砚家要收割房前屋后种的那奇奇怪怪的粮食,家里有空的人基本上都跑来看热闹了,除了几个雇佣来干活儿的人,村人几乎将时砚家小院子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但事实上,所有人都被这东西的高产给惊呆了。

时砚穿着干净整洁的长衫,站在地头,对几个请来的村人讲解道:“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先拔茎叶……”

话音刚落,时砚轻轻一用力,将叶干从地上提起。

周围一片吸气声。

时砚低头一看,下面吊着三个成人拳头大小的土疙瘩,以及零零碎碎无数拇指大小,婴儿拳头大小的土疙瘩。

都是做惯了农活儿的人,虽然没见过,但基本的判断都有,一看这东西就是能入口的

粮食,口感如何先不说,单就这产量,让人十分心动,这一株加起来,零零碎碎有三四斤了。

当即就有人经验丰富的农人,揪下两颗小土疙瘩,拿去井边洗掉泥土,送进嘴里咀嚼。

众人期待的目光看向这人。

“脆生生的,没什么味道,水分挺足,煮熟口感肯定更好,嗯?竟然有面气!”

“面气”是当地独有的说法,就是说这东西里面含有面粉,农人都知道,只要有面粉的东西,就能饱腹。且口感不会太差。

所有人都没想到,只有当事人时砚非常淡定。

将手里的茎叶随意仍在地上,从一旁拿起铁锹,一脚踩下去挖上来,众人只听到轻微的“咔擦”声,像是苹果被匕首切开的响动。

果然,时砚将铁锹提起来,上面还稳稳的扎着一个被切破了两半儿的土疙瘩,比之前三个都大,一个顶两的那种,村人拿在手里粗略估计了一下,惊疑不定道:“起码有半斤重。”

时砚皱眉看了一眼被破成两半儿的土豆,无奈只能蹲下用小铲子和手一点一点往出挖。

一个。两个。三个。七个。

拳头大小的竟然又挖出来七个。

时砚确定这株下面应该没了,站起身拍拍手,对几个请来帮忙的人道:“就照着我方才这样挖出来,因为可能会误伤,所以需要你们将坑挖的稍微大些,多注意。

别想着赶速度,我这里不急,一天挖不完的话,给你们算两天的工钱。”

几人小心翼翼的开始挖土豆,和尚没想到自己亲手种下去,伺候了几个月的东西,长出来竟然是这样的,内心全所未有的火热。

当即就跟着几个村人一起卖力的挖起来,神色兴奋,笑起来看着更加吓人了。

力气之大,动作大开大合,直让围观的人担心,他一铁锹下去,里面的宝贝都被这家伙给切成几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