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草你大爷啊!!”……(第4/5页)

章知诚看过女儿在市里的排名,和章翎讨论分析,清北依旧不保险,即使过线,也只能念比较冷门的专业。可是真要去北航,按章翎的成绩又有点浪费,好处是专业可以随便挑。

章知诚试探着问:“你真的没有想法去上海吗?复旦或是交大,爸爸觉得你的分都够了,如果是A大,就会更保险。”

章翎说:“我想去北京,我不想待在南方,我想去北方转转。”

章知诚叹气:“……好吧,爸爸尊重你的选择。”

章翎不想去上海,因为乔嘉桐在上海,他最终去了同济大学,学的什么专业章翎也不清楚,没去打听。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许清怡在一月时去往北京,参加北电和中戏的艺考初试,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去上海参加上戏初试,在北电初试时,她被街拍了。

许清怡的照片出现在互联网上,那篇文章是介绍漂亮艺考生,许清怡扎着马尾辫,穿着朴素的米色羽绒服,脖子上围一块咖啡色毛线围巾,小尖脸上不施脂粉,对着镜头粲然而笑。

网友们被她甜美的笑容击中,联合文中出现的十几个俊男靓女,都说那个穿米色衣服的女孩最好看,一传十十传百,许清怡莫名其妙地出了圈,成了所谓的北电最美考生。

校花从钱塘五中火到北京,又火至全国,五中的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有人说等许清怡回来后,要问她讨个签名,合个影,搞不好她将来会做大明星。

章翎看着这则新闻报道,忍不住发笑,心想,许清怡真要去做演员,也是人尽其才,章翎有点佩服她,那个女生,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年春节特别晚,除夕夜已是二月中旬,章翎全家去酒店吃年夜饭,吃完回家的路上,章翎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蒋赟在哪儿吃的年夜饭。”

章知诚开着车,说:“你别担心他,蒋赟能照顾好自己。”

章翎扭头看向窗外:“下个月,蒋赟就满十八岁了。”

——

蒋赟的除夕夜和中秋节一样,一个人在出租屋过。

他买了些肉菜,上网找到菜谱,给自己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三菜一汤,外加一锅自己包的饺子。

“小蔚,吃饺子了。”蒋赟给余蔚盛出一碗饺子,又搁上一双筷子,“我记得你是辽宁人,辽宁哪儿的呀?我都忘了。要是知道你家在哪儿就好了,我可以去看看你的爸妈,他们都不知道你在那边的事,我可以说给他们听听,再下去,我怕我都要忘光了。哦,你放心,我不会忘记你这个人的,你永远都是我哥。”

蒋赟吃饱后,爬到床上看春晚。

寒假好无聊啊,因为春节物业工作人员少,小区里的健身房关门五天,蒋赟哪儿都没得去,在家里待得都要长蘑菇。

他把长颈鹿顶在头上,美其名曰让它一起看春晚,心想,不知道章翎在干什么,看春晚了吗?他以前都没看过春晚,现在一看发现真无聊,一群不认识的人唱歌跳舞演小品,还没五中的文艺汇演好看。

去年国庆以后,翟丽只在十二月初时来过一次,给蒋赟送来几件冬装,后来再也没来过。她给蒋赟打电话,问他缺什么,蒋赟说自己什么都不缺,翟丽就说她不过来了。

不过来就不过来,蒋赟早已对她绝了念想。

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蒋赟又一次不费吹灰之力考到年级第一,总分拉开第二名一大截。

在台城上学一年,他搞明白了,玉桥中学因为是民办的国际学校,招老师时特别看重对方是否有留学经历,招的老师很多都是国外优秀大学毕业生,在官网上一展示,一大堆名校履历,相当唬人。

可是这些人可能更适合教国际班,蒋赟又习惯了邓芳、陈涛那些师范院校毕业老师应试化的教学风格,有些水土不服。他庆幸自己转过来时新课几乎已上完,只需不停地复习和刷题就行,靠着章翎寄给他的那些卷子和题集,他就秒杀了所有高考班的理科生。

至于英语,说起来算是因祸得福,这所学校所有老师的英语水平都贼牛逼,蒋赟的英语老师是个ABC,口语那不叫流利,根本就是人家的母语,上课几乎全英语教学。

蒋赟跟着学了一年,听力和口语进步得特别明显,加上他又很努力地刷题和背诵,现在考个120分那叫轻轻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