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普天欢庆(第3/5页)
有孩子热闹着,安哥儿、阿泰等都纷纷敬景安帝酒,景安帝这一餐午膳,吃酒吃到微微醺,午膳后小睡了半个时辰,醒后神清气爽,舒坦至极。
景安帝与马公公道:“这酒倒不错。”
人是感情生物,哪怕一直被诟病为铁石心肠的帝王亦是如此。人,又都是有偏好的。
譬如景安帝,别看秦凤仪一直对他歪鼻斜眼很不顺的模样,景安帝偏生看秦凤仪顺眼,顺带着看南夷便越发顺眼了,尤其是南夷这地方虽无甚历史积累,但新城有新城的好处,那就是啥都是新的,再加上秦凤仪是个臭讲究,他又爱到街上逛,所以街上完全没有乱搭乱建的事,毕竟要注意市容嘛。
大阳陪祖父去街上走一走时,景安帝就觉着,凤凰城的市容比京城整齐多啦。当然主要也是京城寸土寸金,大家便寸土都不肯浪费。大阳还请祖父吃了虾籽饼,把自己的小伙伴介绍给祖父认识,还请祖父去参观了自己的亲卫军。大阳的亲卫军最终的定额人数是三千,先时都是他爹帮他盯着训练的,后来大阳渐渐大了,因为他爹说这是给他的亲卫,大阳有空也时常自己过来,看着将士训练。为此,他还时常去别的军营进行对比偷师,还从自己老爹那里要了本兵书秘籍悄悄塞给自己的亲卫将领小严将军,让小严将军好生努力练兵。
大阳还很关心小严将军,但凡小严将军的生辰或者节日,大阳都会有礼物赐给小严将军。先时,小严将军没把家小带过来,后来,也不好总是夫妻分居,小严将军把媳妇儿接了来,大阳还把一个与自己年纪相当的小小严带到身边,跟自己一起上学念书。
所以,别看大阳书念得一般,在这些事上,他很遗传了他爹的心眼儿。
大阳还跟祖父说道:“严大姑家的小豹子还太小啦,跟五郎差不多,等五郎念书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伴。”大阳说的严大姑就是京城严大将军家的姑娘,前几年被秦凤仪、李镜这对夫妻忽悠到了南夷来,后来嫁了南夷的少族长阿金。因为秦凤仪一向希望汉族与南夷的当地土族融合,故严大姐与阿金成亲的事,秦凤仪非但按照礼法规矩通知了严大将军,还派出了典仪官帮着阿金张罗,同时给景安帝写了封信,想让景安帝赐给严大姐一个爵位,以示朝廷对这桩亲事的看重。
其实,除了严大姐是心甘情愿嫁给阿金这一点,像严大姐这种京中高门贵女,远嫁千里,嫁给一个土族少族长,在京许多士大夫看来,这与和亲也没什么差别了。景安帝在南夷的政治理念上与秦凤仪非常一致,那就是景安帝也认为,汉土融合有助于南夷地治理,尤其严姑娘还是出身一门忠烈的严家,也是极有战功之人,并非寻常闺秀,故景安帝也很乐得给严家这个面子,直接就封了严姑娘个郡主衔。在严姑娘与阿金成亲时,景安帝亦按郡主例赏了一份嫁妆,故而这桩亲事当年也是颇为荣耀。
大阳说的小豹子就是严姑娘与阿金的长子啦,因为生长子前,阿金梦到了一只浑身金斑灿灿的豹子,便给长子起名为豹。
不过小豹子现在与父母在交趾驻兵,没有他爹的命令,严姑姑一家也不能来凤凰城。
大阳还说起严姑姑的武功,道:“好厉害,有一回,把小严将军打趴下了。”景安帝哈哈直笑。
大阳道:“我也跟我娘学习武功了,祖父,等回去我练给你看。”“好。”景安帝摸摸孙子的头,就喜欢大阳这朝气蓬勃的模样。
祖孙一行人还去了大阳极力推荐的饭庄用饭,大阳道:“祖父你总是在皇宫,出来吃饭的机会肯定少。咱们家的厨子自然精细,不过民间也有民间的味道。”
大阳虽然年纪不大,吃饭却是好胃口,先不提这饭食味道不差,就是大阳的好吃相,景安帝瞧着便胃口大开。而且这孩子泼辣,也不怎么挑食。其实大阳从小就是爹娘的小宝贝,也是有些挑食啦。不过这种挑食后来被他爹给治愈了。大阳大些后,秦凤仪东巡、西巡,都会带上大阳,所经地域也并不全是富庶之地,还有些乡下地方,百姓虽能吃饱,但日子依旧不易。孩子小时候大都心善,大阳有一回跟他爹去了一个穷地方,都哭了。后来,大阳就不挑食了,他还特别爱惜粮食,每次用饭都能将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