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流言之殇 二(第19/22页)

秦凤仪摇头道:“我俩不合拍。这人跟人,得看性情,像我跟陛下,就很合得来。不要说陛下了,就是太后那老太太,都机灵得很。唉,师父,我跟你说说昨儿的事儿吧。”秦凤仪把昨天在慈恩宫的事与方阁老说了一遍,笑道,“其实我早看出来了,太后是因我没应她叫大皇子传的话,有些恼我,就把我叫去,叫我直接与宗室诰命说去。宗室几个老娘们儿,能奈我何啊!先时,她们各家男人早在陛下跟前儿告过我的黑状了,我能不防着些?我早防着她们呢。我家大阳洗三礼时,她们都到了,我都记得她们,她们各家孩子在学时什么样儿,我心里一清二楚的。到慈恩宫,我一下子就把她们给震慑住了。你说太后那老太太,也是六十多的人了,硬是机灵得不得了,我一弹压住那几个宗室诰命,她立刻就知道冷了脸,镇压她们。这就叫机灵。这个时候,万不能说‘哎哟,她们也是一番慈母心’什么的话。我这都是为陛下当差,我把她们镇住了,太后自然得向着我说。这下子,她们告状告得没理,以后也不敢胡咧咧了,我这里的事儿才好办下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方阁老忍笑道:“这是自然。”

“我跟陛下、跟太后,不用说,他们就知道要怎么着。可我跟大皇子,简直叫人没法儿说。”秦凤仪自己说着都没劲。

“是不是差事上有什么不对付?”“他这人做事就不行。”秦凤仪道,“陛下打发他过去,我能不知陛下的意思吗?

头一天,我在大门口坐着,一个个瞧着那些小家伙,不叫他们带小厮进去。大皇子也要一起坐,那就坐呗。有些刺头,见我不让他们带小厮,心有不服,我就拿大皇子来震慑了他们一回,说大皇子五岁识字、六岁念书,从来不用内侍宫人服侍,把大皇子夸了一通。那些小崽子,一看大皇子在门口坐着,也不敢同我犟了。这个时候,堂堂皇长子,应该说什么?我是宗学的先生,那些小崽子在我跟前刺头,大皇子眼见的,他就应该训导他们几句,叫他们老实在学里念书,不老实的话就让我按规矩责罚。说这话,才有气派!可您听他说什么?‘你们以后都是宗室栋梁,莫要辜负君上希冀。’真是毫无气势!还不如猫叫呢。”

方阁老忍笑斥道:“你越发口无遮拦了。”

“我说的都是实在话。”秦凤仪道,“何为储君气派?成天笑眯眯的,那能做储君?不要说做储君,就是我爹以前做东家,也得恩威并施,才能令人折服。唉,不说他了,师父,您觉着我把这宗学管得如何?”

方阁老点头:“不错,有些模样了。”

秦凤仪犹有遗憾:“可惜这些宗室子弟娇贵,不好狠管,要是有人肯放开手让我管,我必能教出几个真正有才干的来。”

方阁老望着弟子那自信飞扬的模样,一时失了神。

秦凤仪看望过自己的师父,请教了些宗学规章制度的事。方阁老问了他一句话:“凤仪啊,宗室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先时荣养宗室,也有历代帝王的用意所在。可如今看着,宗室再荣养下去就全废了,所以,一贯荣养也不是法子。凤仪,宗学能把人教出来,以后用在哪儿,你考虑过吗?”

秦凤仪道:“看他们适合在哪里就在哪里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方阁老微微笑着,与小弟子道,“为何执掌六部的皆是翰林院出身,为何陛下喜欢用寒门官员,为何不令宗室入朝?凤仪,这三件事,你不要问别人,自己慢慢想,当你想明白的那一日,也便明白了。”

秦凤仪凑近师父,给老头儿拈个蜜饯,笑道:“要不师父您干脆告诉我算了。”

方阁老接过蜜饯吃了,道:“这事就是告诉你,你眼下也不能明白。何况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只是随口说到这儿问你一句罢了。”

“真个吊人胃口。”秦凤仪嘀咕一句。方阁老叮嘱道:“不许去问别人,知道吗?”

“知道,我总不会问陛下就是了。”景安帝其实不大喜欢别人揣摩他的事,像老头儿说的这几个问题,要是去问景安帝,怕景安帝会多想,秦凤仪觉着,跟自己媳妇儿说一说还是无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