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流言之殇 二(第14/22页)
“咱们在衙门也是吃衙门的例饭呢。”秦凤仪义正词严,一点儿都不羞愧,他什么时候吃过宗人府的例饭了?他与二皇子、愉亲王关系好,他们三人都是家里送饭,自从认了新爹,秦凤仪便是与愉亲王一样,都是王府送饭了。
二皇子道:“还有这个,考试升级制,这个是怎么个说法?”
秦凤仪道:“那民间的书院,也分甲、乙、丙、丁四种班次,丁班是最初级的班,等丁班的课程学好了,就升丙班,丙班升乙班,乙班升甲班,学习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学习好的,念书也念得好,自然要照顾他们一些,倘有些学习一般的,就先在低级的班里念书就是。”
“不是,我是说每年的升级考试,是不是太严格了?”
“不严格,严格什么呀,成绩按照上、中、中下、下来评价,中下以上的才能升级,中下以下的全部留级。”秦凤仪道,“除此之外,还有课堂打分,平时表现打分,上课的到课率、请假率等。连续留级三年者,就可以退学回家了。同样,学习好的学子们,若着实出众的,每年也可以有一次跨级考试。此外,除了每年年前的考试,我还准备三月考一次,看他们平日里学得如何。”
二皇子唏嘘道:“秦探花,你以前念书时也是这样辛苦吗?”虽然现在秦探花长了辈分,二皇子委实叫不出“叔”来,于是,依旧称他秦探花。
秦凤仪道:“这算什么辛苦啊,他们辰初才来念书,申正就可回家了。我念书的时候,五更即起,入夜方歇,过年我只休两个半天,大年三十下午祭祖宗,大年初一上午拜年,全年无休苦读。跟我一比,他们这算什么呀?我那时,三天就要给先生交上一篇文章。”
二皇子听了,大为叹服,想着秦探花果然不愧探花出身,秦探花这样聪明的人都这般刻苦了,相较之下,果然书院这里也不算繁重了。
于是,二皇子没什么意见了,二人再去见愉亲王,愉亲王直接道:“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吧。”
于是,宗人府联名,秦凤仪上达天听。
景安帝早有准备,直接就准了。
景安帝还与大皇子道:“宗学那里的事,你二弟与凤仪毕竟年轻些,你过去帮着把把关。”
大皇子虽与秦凤仪一向不大对付,但毕竟不傻,知道这京城宗学的事很是要紧,当即应了。而且大皇子这次听了外公平郡王的一句话:“宗学的事,大殿下还要多上心才好。”平郡王这话,说得四平八稳,完全听不出有什么别的内容来。但是,要知道,能叫平郡王四平八稳说上一句的,这已是极其要紧之事。
大皇子道:“是,父皇也说,叫我去帮着把把关。”平郡王点点头,笑道:“陛下对殿下冀望颇深。”大皇子问:“听说,阿岚要回北面儿了?”
“他自去岁回京,也这些日子了,原早该走的,只是工部还有一批兵器要验过,正好,他一道押送过去。”平郡王即便与自己嫡亲的外孙说话,因着大皇子的身份,亦是恭敬得很,没有半点儿身为长辈便自尊自大的模样。
大皇子与自家外祖父闲聊几句,平郡王便告退了。于是,宗学立规矩的时候,大皇子也去了。
宗室这些小崽子,虽然有几个被秦凤仪给过下马威,但二三百人呢,多有不服的。秦凤仪当天早早地去了书院,把后门锁了,门前摆三把椅子,一把自己坐,一把给大皇子,一把给二皇子,三人就坐在门口,只要带小厮来的,宗室子弟进去,小厮留外头。有些宗室子弟就不干了,还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小厮服侍,我怎么写字、怎么听课?”
秦凤仪道:“写字用手,听课用耳朵,哪个是用小厮的?”“大家都用!”
看那小子斜着眼,一副欠揍的模样,后头还跟着好几个小子,也是清一色欠揍脸。于是,秦凤仪也斜着眼,比他们斜得还高,抬手指了指大皇子道:“知道这是谁不?哈哈!谅你们也不认得!告诉你们吧,这是当朝皇长子殿下!皇帝陛下的大儿子!这位殿下,五岁识字,六岁念书,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既不用内侍,也不用宫人,自己研墨自己铺纸、自己上茅房、自己擦屁股,你们论身份,有皇长子殿下高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