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7/19页)
大皇子见父亲阴沉的脸,也不敢再为文长史辩白了。景安帝道:“你也说,他是朕派去的老人儿了。你年轻,朕是让他辅佐于你,不是让他去抢人差事的!你一时疏忽,你身边的人就有劝导之责。他倒还上赶着过去,做下这样没脸皮的事来!倘别人有了主意,你立刻叫自己的心腹去做这差事;别人有了功绩,你立刻把功绩赏了自己的近人。长此以往,如何还能有贤能之人服侍于你,如何还能有忠贞之士为朝廷效力?为上者,无须你与臣子比高下,臣子,是给你治理天下用的。你要怎么用,你有你的喜恶,可你要是想守住这万里江山,要让众臣服膺,你得记得,赏罚分明!”
之后,景安帝道:“朕的皇陵还少一位修陵副使,让文长史过去吧。”直接把文长史弄去修皇陵了,然后,景安帝给大皇子另指了一位邵长史。
大皇子挨了父皇一顿训,也不敢再为文长史求情,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秦凤仪回家眼睛肿肿的,秦老爷、秦太太一看儿子这样,就知是在外头受委屈了。秦太太忙拉着儿子问:“是不是大皇子又给你委屈受了?”
秦凤仪一见爹娘,心里更是难受,眼圈儿又红了,道:“我跟陛下说了,不做官了,娘、爹,咱们这就收拾收拾回老家吧。”
秦老爷、秦太太互相看了一眼,秦老爷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秦老爷命丫鬟把儿媳妇儿叫来了,毕竟李镜对于官场上的事要比公婆都清楚。李镜到了,先让丫鬟打水,给秦凤仪擦过脸,方才打发了下人,郑重地问秦凤仪到底是怎么回事。秦凤仪跟家里说了,道:“我实在是受不了这气,就都跟陛下说了。这自来亲疏有别,我在陛下跟前说大皇子的不是,陛下再宽阔的心胸,心里也不能痛快的。我想着,他以后必是不能似先前那般待我了。我也不想做官儿了,回扬州吧,这京城里坏人忒多,还是老家好。”
李镜没想到丈夫这出去了一天,就跟大皇子彻底翻脸了,问他:“不是说回翰林院念书的吗,如何又往大皇子那里去了?”
秦凤仪又将与骆掌院的事说了,气道:“我算是白认识他了,原想着他是个好的,没想到竟成了官场老油子。”
李镜叹道:“你可真是误会骆掌院了,骆掌院不过是激一激你。骆掌院为官,素有令名。他先时外任做御史,一年就参了十几位五品以上大员、二十几位五品以下官员,在外还被刺杀过。陛下实在不放心他在外头,方把他调回京城任职。他何尝是什么官场油子,就是他掌翰林院后,也清理出了一大批尸位素餐之人。他兴许是看你没什么精神,激一下你。”
秦凤仪眨巴下眼,郁闷道:“那他可是激对了,马上就要把我激回老家去了。”李镜道:“为这么点事,也不值当辞官啊。”
“你不知道,我算是与大皇子撕破脸了,我把以前的事也都说了。你想想,我在人家老子面前说人家的不是,陛下能高兴吗?早点回老家吧,现在走,陛下还念着与我往日的情分,倘若还赖着不走,以后这情分消磨完了,更没意思。”秦凤仪甭看平日里很听李镜的,但家里什么大事,都是他说了算,“明儿就收拾东西,唉,我再去同骆掌院赔个不是,这人也是,就不会好好儿跟我说吗?也正好,我一道跟他和桂花师娘辞行。岳父、师父那里也得说一声,还有朋友,都得知会到。”
秦凤仪决定不再当官了。
这一决定不做官,秦凤仪发现,生活真美好啊,早上也不用早起,愿意睡到啥时候就睡到啥时候,更不用念书了。秦凤仪想着,把自己以前读的书都收拾收拾送给二小舅子和三小舅子好了。然后,秦凤仪先去方阁老家辞行,主要是骆掌院和他岳父白天都有差事要忙,他师父是退休老干部,每天在家闲着。
秦凤仪一过去,说了要回老家的话,方阁老都蒙了,他弟子明明是御前小红人,这如何又突然要回家啊?秦凤仪虽则是个漏勺嘴,可事关大皇子,而且他跟陛下告状的事,还真不好跟他师父讲。秦凤仪含含糊糊地道:“我把大皇子给得罪了,昨儿抽了他的长史官俩嘴巴,傍晚觐见时跟陛下说了,不做官儿了,回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