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年少旧事(第14/26页)
就是,这朝会的时间有些早。
而且大正月的,天儿又这么冷。秦探花虽是探花,但因其品级,是排在最末的。大朝会人实在太多,这些微末小官儿如秦探花这样的,就要站到太宁殿的殿外去了,而且殿外都要排出老远去。尤其这么大早上天还漆黑着哪,就是殿下的灯笼有些光亮,好在今日十五,十四的大月亮也算亮堂。不过,正月冷飕飕的小晨风中,秦探花里头都是穿的皮袍子,就这样,站在殿外也要时不时地跺脚御寒,心下想着,亏得他年轻,要是些年迈小官儿,这样站一早上得冻去半条命。
因为是大朝会这种庄严场合,外头小官儿听里头吵吵就是了。秦凤仪年轻,耳朵好使,就听到说到大公主的事了,只是他排最末,听不大清。他这人一向胆大,以前市井里做纨绔的,家里也没怎么教过他啥规矩,一入朝还得了皇帝陛下青眼,成了皇帝陛下御前小红人。故而,听得人说大公主之事,秦凤仪竖着耳朵听半天听不清,干脆小碎步跑到门口去听了,由于秦师叔行动突然,方悦都没来得及拦他一拦,就见他腿脚利落地跑太宁殿门口去了,耳朵贴着门板听。
不要说排班在外的小臣,就是守在门外站岗的御前侍卫也傻了眼,因着秦凤仪这张脸知名度很好,御前侍卫都心里发悬,想着,咱们要不要把秦探花拖回末尾去排班啊!
很快,他们不必烦恼了。
因为秦探花听到有人参大公主外家之事,火冒三丈,抬脚就跑殿里头去了,指着那参劾公主外家的御史劈头就是一句:“闭上你的鸟嘴吧!”
秦凤仪人年轻,去岁及冠,今年不过二十一,比殿中许多大臣家的孙子都年轻。但一般殿外小臣,也就是陪着听一听罢了,秦探花你进来作甚啊!
好吧,也没规定殿外小臣不能进来的。
秦探花非但进来了,几步上前,还推了那御史一个趔趄,叉腰冲那御史,气呼呼道:“你说什么呢?不要脸的东西!大公主的事是大公主的事,陛下已经重惩了,你还要怎么样?这会儿落井下石,你是人吗?大公主怎么得罪你了,你要这样不依不饶!你老家叔叔还吞占邻家房舍呢,你怎么不说了?大公主外家不就是个土财主吗?早不说晚不说,非要这时候来说,你安的什么心?你当咱们都是傻子吗?你还要怎样?要逼着陛下杀了自己女儿,让陛下背上杀女之名,你才能满意吗?”
御史被秦凤仪这突然进殿的举动给惊得一时没反应过来,还险些被这小子推倒在地,御史也不是好缠的啊,当下便道:“我不过就事论事,我们御史,风闻奏事,今既知道,没有不禀报陛下的道理!你少诬蔑我!”
“以为我看不出你的险恶用心吗?”秦凤仪重重地哼一声,“但凡有良心的人,怎么就不想想陛下对你们的恩典!大公主是不对,可就是按律,大理寺卿,你来说,按律当如何?”
大理寺卿堂堂正三品,平日里秦凤仪巴结都不一定巴结得上,这会儿竟叫个七品小官儿给点名了。大理寺卿没理会秦凤仪这七品小官儿,觉着有失身份。他不说话也没关系,秦凤仪早有准备,他都打听过啦!就听秦凤仪大声道:“按律不过是杖八十,还可用钱来赎!今陛下都削了大公主的尊位,你们还这样不依不饶地拿大公主的外家说事,这是人干的事吗?
“我不过刚做官没多久,就知道陛下是如何爱惜臣子的一个人了。你们这些大员,个个高官厚禄,与陛下君臣多年,除了攻诘此事,你们体谅过陛下一个做父亲的心情吗?你们安慰过陛下一句吗?谁家出了这样的事好受啊,陛下整个年都没过好,别人过年都过得红光满面,陛下都憔悴成这样了,你们都看不到吗?不说君臣情义,就是寻常朋友家,出了这样的事,也只有去安慰的,谁会落井下石啊!你们太没人情味儿了!”说着,秦凤仪哇的一声,号啕大哭!
他简直是天生的好嗓门儿,况太宁殿屋高宇阔,一时间,满殿皆是秦探花的哭声。
大家都傻了。
那啥,咱们可都是私下安慰过陛下的啊,也不止你秦探花一人有良心啊!
秦探花这一哭,简直是叫景安帝都险些落了泪,想着,朕真是没白疼秦探花啊,看这孩子多有良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