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赔率榜单(第2/10页)

李镜一提父亲俩字,秦凤仪只得松手,轻哼一声:“‘王母娘娘’还记挂我?”

李镜笑斥:“你少乱叫,让父亲听到又得训你。”起身道,“行了,你别下来了,外头冷,你又没穿大衣裳。我与婶婶说一声便走了。”

秦凤仪跟着下床,披了件大毛衣裳,道:“这披上就成。我又没事。”送了李镜出去,一直送到大门口,李镜不让他送还非得送,待李镜上了车,看她车走了,秦凤仪方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侍女阿圆都说:“姑娘,秦公子待你可真有心。”李镜一笑,没说话。

李镜告辞时拿了秦凤仪的两篇文章回去。见孙女回来,李老夫人笑道:“阿凤可好些了?”

李镜给长辈们见过礼,笑:“本也没什么,就是在庙里吃素吃得日子长了,他又是个馋肉的,秦叔叔、秦婶婶一向惯着他,刚回来就吃了三个狮子头,可不肚子就不舒坦了。吃了剂汤药,已是没事了。还说让我代他给祖母请安,说是待大安了就过来看望祖母。”

李老夫人笑:“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道,“庙里什么都好,就是这吃食上,阿凤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大小伙子,长久吃素哪里受得住。”问,“想是瘦了些?”“有一点儿,没大碍。”李镜按捺不住心里的欢喜,与祖母道,“阿凤哥的文章,大有长进。”

李老夫人喜道:“这可真是,没白遭这一个月的罪。”李镜道:“一会儿大哥回来,我得给大哥瞧瞧。”

崔氏也替他高兴,道:“秦公子真是有这种吃苦的狠劲,等闲富贵人家的公子,哪里吃得了这样的苦。”

景川侯夫人虽然依旧不喜秦凤仪,但因她娘也说过她,也不想自己做了恶人,便笑道:“这临春闱前能有所进益,可见秦公子时运正佳。越发趁这一股子时运,金榜题名才好。”

李老夫人就喜欢听这话,笑道:“这话是。”李镜笑:“就承母亲吉言了。”

“定是如此的。”景川侯夫人见这祖孙俩都是脸上带笑,索性再不管李镜这桩亲事,随她嫁去好了,又说道:“我已令管事买了一万响的鞭炮,就等着明年秦公子中状元时放了。”

大家正在说笑,李家父子落衙回府,李钦、李锋也放学回来了,景川侯笑道:“什么事情这样高兴?”

“正说阿凤的文章呢,阿镜说大有长进。”李老夫人笑呵呵道。李镜把拿回来的两篇递给大哥,道:“大哥,你帮阿凤哥看看。”

李钊回来,气都没喘一口呢,先接了文章,崔氏接了小丫鬟捧上的茶递给丈夫,李钊接过茶呷一口,打趣地瞧妹妹一眼,李镜面色如常。李钊想着,妹妹莫不是自小到大太宠辱不惊,故而就相中了秦凤仪这样的小子。李钊喝过茶开始看文章,他看得很快,点头道:“可真是不易!这才一个月。”把文章递给父亲看。

景川侯不舞文弄墨久矣,只是大致看一看,要是寻常小进步,估计景川侯也不大在意。不过,李镜都这般欢喜,故而,秦凤仪这进境还真不是一般大。就譬如习武啊,基础招式练了很多年,但想成宗师,就需要一种质的飞跃。秦凤仪现在的文章较之先前,就有那么一点意思。景川侯微微颔首,道:“可见庙里没白住。”

景川侯夫人问:“必是状元无疑了?”

景川侯道:“你怎么跟那小子说话一样了?”并没有评价秦凤仪的文章如何,面色却是不错,问闺女,“那小子身体无碍吧?”“没事,就是在庙里住久了,刚下山不适应。”没事便好,景川侯便再未多问。

李钊却觉着,秦凤仪能在考前有所突破,运道还是不错的。

李钊与崔氏道:“阿凤这人,运道是极旺的。先时我还担心他来着,如今看来,却是能放下一半的心了。”

“怎么才一半的心?”

李钊道:“你知道明年春闱报名的举子有多少吗?”“快说。”崔氏催他。

“明年是陛下的四十大寿,又是大比之年,光现在礼部就有六千举子报名。知道上科有多少举子吗?不过三千七百零十九人。”李钊道,“阿凤有所进境,自然是好,但明年大比,较往年可更是艰难的。”

崔氏道:“哎哟,那要不什么时候我叫上妹妹,去庙里给秦公子烧几炷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