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当头遇害(第11/13页)

略顿一顿,秦凤仪端起茶润润喉,继续道:“我实在是没法子,干脆就去庙里了。原本,我是为了习武,结果不成,大和尚说我年纪大了,过了习武的好年华,直愁得我想出家。我又不想回侯府,索性就在和尚庙里住下来了,那些和尚,一早一晚地念经,吵得人睡都睡不好。要搁我往日的性子,我得去叫他们小点声。可正赶上我这愁娶媳妇的事,没心情,就随他们念了。我在庙里住了三天,给他们每天念经吵得见天睡不好觉。我那天起得早,也没什么事做,就在庙里闲逛,有个小沙弥一面扫地一面念经,他念着念着给忘了。就是《心经》上的一句话,‘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那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他给忘了。后头的想不起来,就不停地念前头那几句色色空空的话,把我给烦的。我那会儿还不知道这是《心经》,可和尚天天念,我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干脆给那小沙弥提了一句,那小沙弥便继续念经扫地。不知是不是菩萨显灵,我当时就悟了。嘿,我就想着,这些个叫人不懂的经啊啥的,背一背也不难。这考功名啥的,不就是背书吗?我当时就下山了,找了个附近的小私塾跟着里头的秀才念了三天书,这三天,我把《论语》背会了一半。”秦凤仪说得眉飞色舞,“方爷爷、阿悦,一点儿都不假,我当时的感觉就跟那句诗一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觉着,死胡同了,可走到前,发现,嘿,原来边儿上还开着扇门。我这才活了。”

秦家父子与方家祖孙说了会儿话,方家贺喜人不断,便是方阁老不必出面,有些个客人或者亲戚,方悦是要露面的。秦家父子便起身告辞了,方阁老笑道:“今儿你们家必也热闹的,就不虚留你们了,先去忙,待哪日闲了,阿凤你再过来。”

方悦起身要送,秦凤仪道:“还送什么,又不是外人。”方悦笑:“我又不是送你,我送送秦叔叔。”

秦凤仪道:“我这中了举,我爹出门走路都顺拐,这刚好些了。你这解元一送他,他得不会走路了。”

秦老爷笑斥:“胡……胡说。”“看吧,都结巴了。”秦凤仪取笑老爹,与方悦笑言几句,便与父亲告辞了。

秦家父子走后,方悦道:“原本觉着,阿凤这念书上已颇具灵性,如今看来,他为人瞧着跳脱,心思真是再正直不过。”

“心术正,比什么天分都要紧。”方阁老颔首,“这世上,多有相如、文君之事,司马相如文采斐然不假,但勾引文君私奔,到底输于人品,有才无德。你看阿凤,他的相貌,若行相如之事,不一定就没有机会。若是没想到这个法子,什么都不必说,他想到了,却没这么干。阿悦,我门生无数,但比阿凤更明白的人,没几个。”

方悦认真道:“是。”

秦家父子回家时,秦家跟过年似的。还没进门呢,门房呼啦跑出一堆人来,打千的道喜的递帖子说话的,忙了好一会儿,秦家父子方进得家门。待到了主院,秦太太正陪客人说话呢,一屋子的太太奶奶,见着秦凤仪,拉过来就是一通夸啊。而且,不同于以往那种看父母面子夸孩子,不过面子情。这回是真心实意地夸秦凤仪,那真是,一面夸秦凤仪,一面说秦爹秦娘有福,还有的太太奶奶打听秦太太是在哪儿烧香,咋把家烧得这般兴旺。

秦太太现在说话也不同以往啦,现在都不自觉地把下巴翘得高高的,得意都从眼睛里满满地溢出来了。秦太太听着大家的奉承,给她们指点了几个烧香的地方。

这些人到底还是有眼力的,知道秦家必然事多,把礼放下,见了回文魁秦举人,便告辞了。秦太太连忙拉了儿子与自己一道坐榻上,问丈夫:“方家肯定也热闹得紧,方公子中了解元,比咱家更喜庆。”

秦老爷笑道:“人多得很,亏得我们去得早,还说了会儿话。要是这当口去,怕是方公子想跟咱们说话,也顾不得。”

秦太太满面笑意:“咱家也是来人不断,几个管事都忙得团团转。”“可得安排好茶水饭食。”秦老爷道,“人家好意过来,可不能怠慢了。”

秦太太笑道:“这我能不晓得?放心吧,今天来的多是邻里亲朋,还得是离得近的,知道咱阿凤中了的。我这都招待好几拨了,他们也知道咱家这些天热闹,我已是说了,过几天咱家摆酒请客。还有些咱们平常多来往的买卖家,听说咱阿凤中了文魁,打发伙计过来的。但凡是伙计或是小厮过来的,一人一个红包,咱家正遇喜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