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夜煎熬(第6/15页)

景川侯夫人是这样与景川侯形容盐商秦公子的:“跟八百年没吃过饱饭似的,吃过不算,还要点菜带回去当晚饭。走时说了,明儿一早过来咱家吃早饭!”

景川侯夫人问:“秦公子真是盐商出身?不说江南盐商豪富吗?是不是带来的银子不够使了,要是这样,侯爷给他些用也无妨的。”

“这叫什么话。”景川侯道,“你看他那些穿戴,像是没钱使的?”反正,景川侯夫人看秦凤仪是一万个不顺眼。

景川侯去了母亲那里,李老夫人挺高兴,笑道:“是个不错的孩子,天真率性,如璞玉未经雕琢,难得见人不怯,并无小家子那拘谨之态。要不是知道阿凤的出身,还得以为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公子。”

“他在京城的这些日子,想是学了些京城的规矩。”

“就是有一事,”李老夫人说了秦凤仪那“梦境”之事,道,“原我也不信,但他一尝就尝出那道焦炸丸子是阿圆的手艺,难不成,他那梦是真的?”

景川侯道:“要是真的,他如何来了京城似没头苍蝇一般。这定是阿镜的主意,说不得是先时俩人商量好的暗号。”景川侯由于负责过战时情报工作,对于甄别各种虚假骗局的经验丰富。

李老夫人道:“可我看那孩子,不似个会说谎的。”“母亲不必信这些无稽之谈。”景川侯一口否定。

景川侯刚出了母亲屋里,就在外头遇到了闺女,李镜道:“爹,阿凤哥给我的信呢?还给我吧。”

景川侯咬牙:就知道不该叫这死小子到家里来!

秦凤仪在家一面吃着重新热过的焦炸小丸子,一面美滋滋地想,阿镜妹妹现在应该看到我的信了吧。

秦凤仪当真是个脸大的,起码景川侯夫人就没见过这样的人。昨儿那一句“明早过来陪祖母用饭”,倘是别人,不过一句客套,但秦凤仪说到做到,他一大早上的就来了。

最丢脸的是,还没有赶上饭点。

因为,景川侯是朝中重臣,每日五更就要去早朝,所以,景川侯府的早饭,那真不是一般的早。那个时辰,秦凤仪还在梦里呢。他按的是在扬州城李家兄妹用饭的钟点过去的。结果,人家早饭早吃过了。

好在,秦凤仪有个好处,他向来上门从不空手。因昨日携了重礼,今日不好再送重礼,就在街上买了两篮馥郁芬芳的玫瑰鲜花提了去。李老夫人这个年纪,就没有不喜欢这般鲜亮花朵的。秦凤仪笑道:“路上见着卖花的姑娘,这花当真新鲜,还带着晨间的露珠。祖母,用来插瓶,或是就这样在篮中摆着,都好看。”

李老夫人瞧了一会儿,命丫鬟摆上,又道:“昨儿不是说过来吃早饭,怎的没来?”秦凤仪瞪大眼:“你们吃过了吗?”

李老夫人笑:“阿镜说你早饭的时辰比我家要晚些,厨下还给你留着呢。这就让人给你端上来吧。”

秦凤仪一向是个实在的,听得给他留了饭,还是阿镜妹妹特意命人留的,立刻笑道:“好。”又打听,“祖母,您都什么时辰吃早饭,明儿我早些过来,也给岳父和祖母过来请安。”

李老夫人便说了时辰,秦凤仪掐指算算,下定决心:“那我今晚早些睡。”

李老夫人笑道:“晚上早些睡,早上早些起。早上脑子最清楚,念书记得住。”

秦凤仪道:“是这样,以前我念书的时候,先生留的课业,我都是起大早写,写得快极了。”

待丫鬟摆上饭菜,秦凤仪见是炒鲜豌豆、青笋、酱肉、白切羊肉四样小菜,并小花卷、羊眼包子、摊瓠榻、奶饽饽四样面食,粥则是一样胭脂米粥,一样八宝豆粥。大户人家的饭食,多是少而精致,但这许多样,也摆了小小一方桌。秦凤仪本就空着肚子来的,他又正是长身子的时候,格外有食欲。这一桌子早饭,竟叫他吃了个七七八八。

李老夫人看他吃相好,心里很是高兴,男孩子嘛,可不就要这样吃饭才叫人喜欢。李老夫人还问:“吃饱没?”

秦凤仪摸摸肚皮:“都吃鼓了。”

有侍女端来茶,秦凤仪先时常与李镜一道吃饭,自是晓得李家的规矩,他漱了漱口,侍女撤下残桌,便与李老夫人说话去了。他天生是个爱说的人,一些他来京城见到的稀奇事,认识的朋友,还有在扬州时的事,江南的好风景什么的,那是天南海北一通说。有秦凤仪在,李老夫人可是不寂寞了,秦凤仪简直是全天候地陪着李老夫人解闷,中午吃过饭他也不走。午后李老夫人小睡,他也小睡。虽然李老夫人不让他见阿镜妹妹,但能与阿镜妹妹在同一座府邸,他也觉着高兴。下午祖孙俩接着一起玩儿,不论什么游戏,秦凤仪都是个中好手,尤其摸纸牌,他那手气,不是一般好,但赢个三五回,必然要输上一回,把个李老夫人都引得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