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兄妹的梗(第4/13页)

家里就这一根独苗,自小宠到大,秦老爷当真不是严父,笑道:“行啦,心疼心疼,你就歇两天吧。”

秦凤仪见有了假期,立刻高兴了,身子也坐正了,吃饭也香甜了,喝了两碗粥,吃了半笼烧卖、俩三丁包子,还有不少菜,便歇着去了。秦家夫妻看得哭笑不得,秦老爷道:“有时觉着跟个大人似的,能帮上忙了,你瞧,现在又是个孩子样儿了。”

秦太太满眼宠爱,笑道:“到底年纪小,也不能太拘了他。这样就挺好,忙上几日,歇上几日。这几天为着给平御史备礼的事,阿凤哪里得着半点空闲了,你瞅瞅,我瞧着阿凤都累瘦了。”又吩咐厨下熬些补汤给儿子喝,秦太太与丈夫道,“的确是累这些天了,就叫他歇一歇吧。”

秦老爷道:“亏得你这样的实诚人,还炖什么补汤,他又不在家吃饭。”“不在家吃在哪儿吃?”儿子这不是在家休养身体的吗?

秦老爷道:“这刚结拜了兄妹,他能在家待着?”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父啊!秦凤仪跟他爹要假期,还真不是为了在家歇着,这不,他跟他媳妇做了兄妹,他得更疼他媳妇些才好。说来他媳妇也命苦,家里娘不是亲娘,爹虽是亲爹吧……

其实,秦凤仪“梦里”也没见过老丈人,主要是,“梦里”他与媳妇都是在扬州城过日子,根本也没去京城拜见过老丈人。可有句话说得好,“有后娘便有后爹了”,他那老丈人,纵是没见过,也觉着不是太靠谱。就看他媳妇的穿戴,虽然也不差,但离奢华还是有些差距的,而且,“梦里”他媳妇的嫁妆就不大丰厚,也是真的。唉,想来岳家不大宽裕。秦家虽是经商的,却也时常跟官宦门第打交道,知道有些官宦之家,也就是个面上光彩,内里其实挺一般。说不得,他的岳家也是如此。

秦凤仪这么琢磨着,就去了银楼,准备给媳妇定几样好首饰。

是的,秦凤仪不要现成的那些大街货,他给媳妇弄几个独一无二的。秦凤仪甭看学问上不咋样,但他自小就是个爱臭美的,眼光不错,再加上颇知媳妇的喜好,不过,“梦里”他可是没有这样为媳妇尽过心的。如今也做不成夫妻啦,秦凤仪决定对媳妇再好一点。挑了些宝石,又瞧了瞧玉器,秦凤仪不甚满意。伙计笑道:“秦公子您的眼光,不一定看得上咱们这儿现成的摆件。我们这里有好玉,要是您相中哪个,您画了样子,叫师傅按您的意思雕琢也是一样的。”

秦凤仪便又去瞧了玉料,结果,还真相中了一块,那块玉料原是块羊脂玉,本身便是极好的玉材,不过,这羊脂玉上偏生了一抹粉红,平添了几分妩媚。秦凤仪笑:“这料子还成。”

“公子您真是好眼光。”

秦凤仪道:“叫你们这儿最好的玉工师傅来。”

秦凤仪把首饰玉料的事交代好,就已是中午了,他没去馆子里吃饭,一个人在馆子里吃没意思,也不想回家,现在他娘就一门心思地琢磨他的亲事,一回去他娘就叨叨。秦凤仪想了想,干脆去找他媳妇一道吃饭了。

秦凤仪赶得巧,李家兄妹正在用午饭,听闻秦凤仪来了,李镜还以为有什么事呢。不过,看秦凤仪笑眯眯的样,李镜也跟着高兴,问他:“什么事,这么欢喜?”

秦凤仪笑:“好事,但现在不能告诉你。”他简直不用人让,便道,“阿镜,我还没吃午饭呢。”

李镜忙让人加椅子加碗筷,又令厨下加菜,秦凤仪看桌上不过四五样小菜,两道汤品而已,的确不大丰盛,想着岳家日子怕当真不大宽裕,心下更心疼媳妇。秦凤仪心疼媳妇菜钱,怕超支,忙道:“菜不用加了,这也够吃了。”

李镜道:“早上做什么了,午饭都顾不得吃。”

秦凤仪险些把给媳妇打首饰的话说出去,不过,最后关头,他还是牢牢地管住了嘴,秦凤仪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你少套我话,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待侍女摆上餐具,李钊道:“用饭吧。”

秦凤仪极有风度地先给媳妇布了一筷子菜,自己这才吃了起来。李家兄妹毕竟是打京城来的,故而,这菜多是京城菜色,秦凤仪也挺吃得惯,尤其一道焦炸丸子,秦凤仪直拍大腿:“哎呀,我怎么忘了这道菜。说来,我们扬州人都是吃狮子头。你们京城人,就会吃这种焦炸的小丸子。这样炸出来的小丸子,又酥又香。我怎么忘了,等我回家,也叫厨下做,给我爹娘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