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报之以琼瑶(第3/5页)

约翰逊问:“伊恩,你是与我们同去,还是留在这里?”

事实上,从看完信开始,安裕容就在纠结这个问题。最稳当的做法,当然是留下来,确保将那母子三人照应到底。真要和约翰逊同往,其实不见得有多大用处,还须冒着被人认出揭穿的风险——何以前次匪徒手下,转眼成了人质翻译?哪怕有许多人可以证明自己清白,解释起来也甚是麻烦。师爷明显还没放弃拉拢,谈判桌上见面,岂非彼此尴尬?

只是心底仿佛总有一股难以压抑的冲动,催促他去到那距离最近,风险最大,最能知道局势变化的地方

他还没有回答,张串儿已经过来,道:“师爷的意思,是要安兄弟同提前进城的洋人一道走。不过兄弟你要是有洋老板发话,留下来关照其他人,自然也不是不行。”这明摆着就是替四当家放水了。

安裕容听了他这句,反而下定了决心,向约翰逊道:“我和你们一起去,说起话来总要方便些。只是科斯塔先生提及之后多留一些日子,监督城防交接事宜,我就不参与了。只要谈判结束,便先回海津去。”

约翰逊本就希望有他同行,当下表示支持。

安裕容走到泰勒先生面前,指指一直跟在身边不远处的母子三人:“我与约翰逊先生,阿克曼先生先一步离开,必定竭尽所能,促使谈判顺利进行。这三位就拜托给您。诸位进城之后,如果我没能第一时间赶来,请您让他们暂且和泰勒夫人、小汉斯在一起。”

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安裕容已然确认,这位不怎么出声的泰勒先生,性格与面容一般憨厚。而在交换人质现场,执意将自己与四当家安全送走的泰勒夫人与小汉斯,必定不会拒绝帮忙照顾母子三人。

泰勒先生果然非常诚恳地同意了。

安裕容将手里用长衫裹就的包袱递给那女子:“大嫂,之后一切行动,你尽管跟着泰勒先生便是。若有交流不便之处,可向尚先生求助。你等进城之后,我必会尽快前来接应。”想一想,又道:“万一有什么不妥,你可询问城中记者,是否有名叫徐文约之人。若是有,便以我包裹中洋文书籍为凭,请其出手帮忙。”

女子先前听他向众人解说信件内容,知晓事关重大,并不多话,接过包袱应承下来。

次日一早,约翰逊、阿克曼与安裕容便由两个匪兵护送,加紧赶路,于午后进了奚邑城。

城门口的卫兵一边是警备队成员,另一边却是傅中宵手下。因彼此都不放心对方,故自谈判开始以来,城门盘查暂由双方共管。在总长大人及洋人代表监督之下,目前都表现得颇为克制有礼。新的人质代表抵达,两边针锋相对,倒都没敢为难他们。师爷曹永茂先一步赶来,向三人殷殷致意,切切问候,安裕容装作完全看不懂对方的眼风,贴在约翰逊身边寸步不离。警备队中亦有机灵者,飞快跑去通传,让领事馆代表赶紧把人接走。

总长大人与领事馆的洋人都住在原知县府衙里。为安顿人质,早有城中士绅腾出了几所宅院。科斯塔三人便与领事馆的一些从属人员住在县衙附近一所。安裕容三人自然也住了进去。

别的都顾不上,先好生清洁一番、美餐一顿再说。沐浴更衣,酒足饭饱之后,才与科斯塔先生坐在一处,交流讨论。中间应安裕容要求,管事的下人叫来一位剃头师傅,三人又轮番仔细打理了一回。那剃头师傅手艺虽好,却没剪过西式发型,面对洋人十分之忐忑。安裕容不得已,亲自出马指点一番。临走时师傅向他再三道谢,须知如今剪辫子的人越来越多,他这一回能给洋人理发,手艺方面更是获益匪浅,往后必然名声日隆,财源广进。

晚间安裕容抽空见了泰勒夫人与小汉斯,说完泰勒先生近况,将四当家三位故人郑重相托。

八月初三,三位洋人质代表:琉息国外贸商人科斯塔,花旗国旅行家、《全球论坛》远东版专栏作者约翰逊,米旗国派驻华夏海津租界新任军事长官、海军少校阿克曼,与三位暂驻奚邑的大报记者代表,加入到谈判见证人队伍中。三位记者代表分别来自京师《时务通讯》、申城《新民快报》,以及米旗国第一大报《塞尔特报》东方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