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4/7页)
王安轻声:“那就算是纸笔,我也是没有的……”
“这个啊,这个你总买得起的。”
说着,徐三直接掏出了自己刚给孩子置办的丰禾纸还有炭条。
王安看过去,随后就眼睛睁大:“这……这是什么纸?”
“咱们郡产的纸。”
“可之前雇我的那个富户用的丰禾纸,比这个细腻好多啊。”
徐三摆摆手:“有很多种的,这个是最便宜的,平常买斤包子的钱就能买上一大沓子,炭条也不难找,有了它就能去进学。”
而后,他晃了晃纸,作为丰禾郡人,徐三颇为与有荣焉:
“不过别看它长得糙,却鼎鼎有名气哩,咱王上看了都说好!”
王安:???
虽不太清楚丰禾纸的前世今生,可是对王安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个顶顶好的消息。
如此便宜的纸张,如此好找的炭条。
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或许也有机会能读书了?
想到这里,车马劳顿的疲累好似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安匆匆的和徐三道谢后,便抱着自己的包袱,扛着自己的木匠工具,一路叮呤咣啷的跑回了家。
一进门,就连嘘带喘,累得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
偏巧此时,王大就在院子里,似乎在帮忙收衣服。
见他回来,向来严肃的王大也有了个笑容,只是很快就收敛起来,开口便道:“你回来的正好,快去收拾收拾。”
此话一出,王安的笑容就凝固在脸上,心里也凉了半截。
因为往常王大说这话的时候,基本都是有人找上了门,让他去做木匠活儿的。
之前王安会因此开心,因为来了差事。
可如今,刚刚知道私塾能报名,他也想要读书,可又要做工……
嘴唇抿了抿,可最终,王安还是轻声道:“好的爹,我晓得了,这次是要去谁家?”
王大一边收衣服一边道:“你二叔家,就在城里,你去城门口,你二叔会接你的。”
王安愣住:“二叔也要打家具?”
王大瞪了他一眼:“打什么家具,你都要去读书的人了,赶紧把木匠活儿都放一放,还有,换身衣裳,郡城里怕是规矩大,要利索些。”
然后他就继续手上的活儿。
结果过了好一阵,才发觉自家大郎一动不动,想跟木头似的戳在门口。
王大不由得问道:“你咋了?”
王安这才看着他,声音轻颤:“爹,你说什么,读书?”
王大点点头:“对,读书。”
“当真?”
“哪儿那么多话,婆妈得很。”
说着,王大就去屋里,很快就取了个布包出来,塞到了他手上。
王安虽然没有打开,可是摸着也知道,里面是好几吊钱,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然后就听王大道:“如今咱们郡时来运转,得了仙人照拂,加上郡守仁德,能让你们有读书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抓住。”说着,拍了拍那个布包,“这里头是这些年家里攒下来的,你可揣好了,在城里好好过日子,莫要让人低看了才好。”
王安张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末了只能眼睛湿润,轻轻地喊了声:“爹……”
王大则显然不适应这般泪水汪汪的儿子,皱着眉头拍了他后背一巴掌:“大小伙子,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王安抽抽鼻子:“好,爹,我记着了,不过为什么去郡城?二叔在郡城?”
于是,王大就把王二和汤氏夫妻的近况略说了说,然后道:“你二叔现在郡城也算是站稳了脚跟,我们商量过,家里的老人和田地我都给他顾着些,他就帮着你们哥仨找郡城内的私塾。”
就算王大是农户出身,斗大字不识一箩筐,却也知道,郡城里的东西都是好的。
私塾应该也是比乡下地方更强些。
于是他便道:“你是家里老大,爹娘也知道你以前辛苦,家里也拖累你颇多。如今便去好好读书,爹娘在家里不用你牵挂的,顾好自己个儿,记得了么?”
王安抽抽鼻子:“记得了。”
王大则是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总是硬邦邦的脸上也难得的有了不舍和感慨。
不过时间不等人,如今他们村子的私塾开始报名,想来郡城内的也开始了。
于是王家三兄弟很快就上路,很快便去往了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