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亲王(第5/5页)
弘历弯腰笑道:“那是因为还不熟悉,没关系,下回你们两个去给小叔叔请安,就认识了。”
皇上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到了养心殿。
几日后,皇上命人从谦贵人处带走了弘曕,还不等谦贵人哭闹,皇上的恩典和圣谕就到了:封谦贵人为谦嫔,命其恪守宫规。而弘曕阿哥,则要交给乳娘和嬷嬷们暂且养育,直到谦贵人学会什么是宫规为止。
——
且说这一年接下来的日子,无论是怡亲王的祭礼,还是皇后和太后娘娘的忌辰,皇上皆是让四阿哥前往代祭。
而在十月里,礼部上折子请问皇上今年是否亲往景陵祭先帝爷时,皇上下旨,仍旧叫四皇子弘历代祭,五皇子弘昼随祭。
这不是什么令人震惊的旨意,只是寻常,然而紧跟着皇上又下了一道旨:为表祭祀郑重,封皇四子弘历为宝亲王,皇五子弘昼为和亲王,命礼部准备两位亲王的仪制,前往景陵祭祀先帝爷。
这两位皇子封王不奇怪,这一封就是亲王,实在震了朝臣一下子。
然而,接下来的事儿则让朝臣们觉得,之前都是小震,现在才是大震。
众人还没来得及给新鲜出炉的两位亲王送礼,皇上就再次下旨,将幼子弘曕出继给果亲王。
皇上在朝上的原话是:“果亲王忠心耿耿,可怜子嗣不丰,唯有一子还夭折了,既如此,朕便过继你一子吧。”
当时朝臣们下巴都要掉了:皇上您自己的子嗣难道就很丰吗?本来就仨儿子,您还要送给别人一样?
中大奖的果亲王本人都懵了。
而在出继弘曕的第二天,皇上再下一旨:京中只需选择建造和亲王府即可,宝亲王弘历仍旧居于紫禁城重华宫中,不必搬出。
数道旨意轮番而下,于雍正十年末,储君之位,终成定局。
虽则皇上亲创了将‘储位人选不公开,只封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的措施,但其实,于皇上这一朝,继承人已然昭然若揭,再没有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