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典故(第4/5页)

难道皇上真的想过要杀了自己亲弟弟吗。

太后还不及反应,只听皇上继续道:“所以,朕也不会跟庄公一样,虽说了不到黄泉永不相见的话,却还是忍不住让人挖出地底隧道,与姜氏相见。”他脸上带了一丝冷笑,显得更像一个皇帝在政敌面前额,而非一个儿子在母亲面前。

当年的郑庄公,虽然发下不到黄泉不相见的毒誓,但到底不忍,听了颍考叔的法子,挖地道挖出了地底下的水,自欺这就算是到了黄泉,不算违背誓言。

母子二人前嫌尽弃,重归于好。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皇上轻轻重复了一下庄公的话。

之后却是摇了摇头:“如此这般,也实无用也。”

待皇上离去后,进门服侍的宫人才敢入内,见太后娘娘只是枯坐在榻上,宫人便蹑手蹑脚过去奉茶。

见地上还有一本书,宫人们不识字,自然捡起来,轻轻搁在桌上。

太后重新拿起这本《左传》。

被庄公放出地道的姜氏,似乎已经忘记了小儿子的死,也跟着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母子二人变成了从前没有过的天伦和乐的模样。

太后放下书:可惜她与皇帝都不是庄公母子这样的人。

——

若是此时有人能开了天眼,便知道,除了永和宫和景仁宫中,仍有一处在研究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廉亲王府正院。

福晋亲自端着茶点送到书房,九爷见了忙起身,勉强露出了笑容来;“又劳动八嫂了。”

“九弟尊贵,不劳动我也不成啊。”八福晋搁下茶盘。

自打雍正爷登基,九爷的脾气日益渐长,奴才都不敢往他跟前凑。

八福晋自然是不怕的,不但来上茶,还敢出言赶一赶九爷:“九弟啊,你要有话就快些说,说完了就走,也好让我们爷歇一歇。你不是不知道,新帝很是‘器重’我们爷,自打登基大典后,又把内务府交给了我们爷。凡事只要问着他,每日都不得歇着。”

八福晋这话不无嘲讽,特意把器重二字咬的很重。

皇上的登基大典,就全权交给十三,内务府一应听怡亲王调度。登基大典结束翻过年去,皇上却又让八爷去管内务府,这位新帝的心思可真是……

九爷一听就烦躁起来:“他连老十四都发配到景陵去了,何况咱们,这会子重用八哥也不是什么好心!”

廉亲王眼睛下面有一圈明显的青色:皇上这些日子不是在架空他,而是真的在用他。

而且皇上自己好像不用睡觉似的,不管白天夜里,想到什么事儿都会叫他。八爷每回夜里去养心殿等候宣见的时候,都见内里灯火通明,还有跟自己一样倒霉被叫了来加班的官员进出,跟白日一般。

并且皇上为人还特别仔细,略有不到处,便会被他挑出来。

故而这些日子,廉亲王是真的忙的要命,感觉生命力都被榨干了。

他深深觉得,再这样下去,都不用皇上对付他,他得自己过劳死了。

廉亲王甚至已经怀疑起来,忍不住腹诽道:是不是老四不舍得十三干这么多活,所以才把自己顶上来当成苦力用。

偏生皇上面上确实给了他很多恩典,又是爵位又是厚赏的,弄得八爷舆论压力很大:要是不好好干活,好像自己不识抬举似的。

尤其是对照组怡亲王,那位是真是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皇上做事,搞得八爷想偷懒都不成。

与八爷的忙碌对比,九爷则正好相反,完完全全被新帝闲置了。

连老十二那种透明人,都被分到内务府去干活了,偏生九爷一点差事也无,皇上甚至不许他接亲娘宜妃出来奉养。

于是九爷就更暴躁了。

这会子就暴躁道:“没想到,皇上的郑伯克段于鄢没用在十四身上,倒用在八哥身上了。”

八爷跟八福晋同时没了笑容。

毕竟叔段的下场人尽皆知。

八爷蹙眉只道:“哪怕他要捧杀,我也必不会做叔段。”

八福晋却是冷笑:“一个皇上要动手,难道还需要多少借口吗?爷与其蛰伏顺从,不如跟他闹上一闹,为了他自己的名声,皇上没准还不会要了咱们的性命。何苦要如今这虚荣耀呢。”

八爷看着窗外日盛的夏日光景,垂眸道:“先看看太后那里,还能有什么动作吧。咱们也该给太后加一加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