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归京(第3/5页)
今年皇后又是新从佟佳贵妃手里接过宫务,别说朝廷内外,就算是宫里的奴才们都等着看这位新后的本事,好掂量着之后的行事。
皇后深知这回过年的要紧处,自然不能出差错,正是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个时辰用,忙的连皇上都顾不上敷衍了,何况是本来就对她不喜的太后。
谁知太后今日惦记着十四爷,颇有些心乱如麻,居然点头道:“也好。”
皇后:……
宋嘉书就看着皇后娘娘颇为憋闷的看着宫女传膳、摆膳。等太后好容易坐到桌子前头,已经又过了半个时辰。
期间皇后除了看地钟,也悄悄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小金表看了好几回。宋嘉书深觉,皇后娘娘的气场,很像想要通宵复习,结果被困在了饭桌上的高三生。
且说在太后这里,是一贯没有什么笑着让儿媳妇坐下一起用膳的习惯。
于是皇后便带着宋嘉书奉茶奉饭,侍立在旁。
宋嘉书对这些活计还真有点陌生:从前有两个侧福晋在前头顶着,她还很少‘配’干这个捧羹把盏的活。
而在皇上跟前,无论他是皇上还是四爷,都未曾要求过宋嘉书一板一眼的服侍他。
然而宋嘉书奉的饭并没有荣幸被太后吃下去,反而被太后砸了个粉碎。
因养心殿来了个小太监,抖抖索索跑来告知太后:“回,回太后娘娘,抚远大将军抵京后,不肯入宫,直接去了景山寿皇殿去祭拜先帝去了。”
太后捧着碗惊了,连声问道:“皇上怎么说,皇上难道就准了,没宣他进宫?”
小太监头趴在地上:“回太后娘娘,皇上,皇上只道既如此,大将军就不必再进宫了。”
“哐啷”宋嘉书刚盛好的饭就这么打在了地上。
宋嘉书:心痛,这可是一碗上好的御田胭脂米。
太后理也不理,站起来就要往外走去,口中还问道:“皇上这会子在养心殿吗?”
那小太监像个向日葵一样,跟着太后走路的方向转着圈的趴着磕头:“回太后娘娘,奴才奉命来回话时,皇上还在养心殿议事。”
太后得了这一句,由身边嬷嬷扶着就往外走去。
被遗忘在原地的后妃两人对视一眼。宋嘉书便请示:“皇后娘娘,咱们可要跟着去服侍?”
皇后伸出手,接过赤雀捧上来的银指甲套给自己带上,然后反问宋嘉书:“太后叫咱们跟上了吗?”
宋嘉书莞尔摇头,皇后也不由笑了笑:“这就是了。你也先回去吧。”
从前在王府,她会让钮祜禄氏和耿氏帮着料理些事务,如今却不能了。她如今是皇后,手下可不想出什么协理后宫的妃嫔。
尤其是在这进宫起始,皇后更要牢牢把各处攥在手里,不能一开始就交给旁的妃嫔。故而皇后近来虽忙的饭都顾不上吃,却没有再叫宋嘉书和耿氏帮她做事。
宋嘉书也乐得清闲,回到景仁宫第一件事就是传膳。
白宁笑道:“娘娘出去一趟是饿了吗?”
宋嘉书点头:“得抓紧时间多吃点了,只怕接下来又没法好好吃饭了。”
十四爷回京,不肯叩拜新帝,反而倔强不入宫,好似在等新帝去请他——换了别人,宋嘉书不知道能不能忍,但雍正爷必然是不肯惯着他的。
若是皇上处罚了十四爷,只怕太后娘娘又要‘绝食’,她们又得陪同,所以宋嘉书趁着此刻赶紧传膳。
宋嘉书预备的没错,次日,太后再次病倒,旨谕六宫需妃嫔前往侍疾。宋嘉书发誓,自己在皇后脸上看到了‘不耐烦’三个字。
当众人齐聚永和宫时,就见皇上和太后正在内间榻上对坐。
太后披着一件莲青色大氅,面色憔悴苍白,说话间或还咳嗽两声。皇上一身素服,也是面容严肃的坐着。
这种神仙对峙的场景,使得以皇后为首的所有人都觉得寒毛直竖。
别人可以缩着,偏生皇后还得上前请安:“臣妾携妃嫔前来侍疾……”
话音未落就被太后打断:“哀家的病不要紧,皇上要真有孝心,不必让你的皇后和妃嫔们来搪塞哀家!”
自打年贵妃在永和宫失了孩子后,皇上在永和宫的脸色永远只有一种,就是毫无表情的寒霜脸:“皇额娘的意思,是觉得儿子不是真有孝心?这话儿子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