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禁闭(第4/5页)
年氏满腔柔情:她知道四爷昨儿入宫,然后回来就跑到凝心院大醉去了,显是宫里要名之事不顺。
她原本害怕四爷不喜这儿子让他挨了皇上的骂,如今见四爷不但不迁怒她与儿子,反倒用心哄她,当真感动的眼中闪着泪光。
“爷起的名字一定是最好的。”
四爷与她四目相对:“就叫福宜。”
年氏的心里感动,眼中的光彩映着泪光越发晶莹:“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这是夫妻恩爱,子嗣绵长的好诗句好意头。
四爷点头:“你素知我心。”
得了这个名字,年氏根本不在乎康熙爷给不给起名。她的目光从不在现在,而在未来,她相信四爷会走到执掌天下的那个未来。
——
于是四爷被削这件事之后,诡异的情况发生了:除了四爷自己特别不高兴,从外到内,其余人还都挺高兴的。
包括被闭门思过的宋嘉书。
四爷前脚刚走,宋嘉书转头就让白宁帮着换铺盖,然后睡了一个饱——既然是闭门思过,早上的请安自然也免了。
昨夜宋嘉书也没少喝,虽没醉过去,但也是困倦,无奈四爷起来吐了两回,她怎么也不能躺着大睡不起,只得起来跟丫鬟们一起守着,困得七荤八素的早上还要演戏。
如今难得有个睡懒觉的机会,睡饱了起来,坐在镜子前面还有些发晕。
白宁带着白露去茶房热提回来的早膳,屋里是白南给她梳头。见她拿起头油,宋嘉书连连摆手:“不出门可别梳的那样紧的两把头,再抹上头油,真是处处不爽利。”
时人发型讲究个油光水滑的板正,有一丝乱发去请安,都是丢人现眼,宋嘉书再不喜欢油头,也得咬牙忍了,每每梳好头发看镜子,都觉得自己像一只油光水滑的海豹。
白南见主子睡饱了,也把憋了一上午的话往外倒:“明明是爷自顾自来了要喝酒,连苏谙达要劝都挨骂,格格如何劝得?偏生福晋还要格格闭门思过!”
宋嘉书还没说话,正好白宁进来,眉毛都立起来了,对白南道:“你这张嘴!”
白南泄气。
宋嘉书只笑,然后热切问道:“有什么好吃的?”补眠补得也饿了。
待宋嘉书喝第二碗红稻米粥的时候,白宁边给她夹小黄瓜边问道:“格格,今日本该是四阿哥回来的日子。”
白宁沉得住气,只看四爷早上走的时候没生气,福晋除了让闭门思过也没罚别的,就知道没大事。
唯一可虑是闭门思过,那四阿哥还能回来吗?
整个凝心院自然都指望着四阿哥出人头地,白宁能等到宋嘉书喝第二碗粥再发问,都是她的耐性好。
虽然正月还没出,皇帝还没上班,阿哥们却早就开课了。
大清的教育问题一向很严苛,皇子们在宫里读书,每年就歇几日:万寿节、圣寿节、颁金节、冬至、过年,自己的生日都不一定能歇着。
所以弘历弘昼都是过了初五就去前院了,好在年节下,四爷不那么苛求赶出多少功课,再往下学多少进度,只要求他们温习去岁的书和一日不可停的练字。
宋嘉书吃了一个拇指大小的酱肉包,在肉汁的香气里思考了一下,摇摇头道:“到了下晌,你去接弘历,将这事儿细细都与他说了,不必瞒着。然后送他去耿格格的淬心院住一晚。”
她从未把弘历当成几岁的孩子来哄,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不要含糊哄骗他,直接说给他,省了他胡思乱想,也省了许多阴差阳错。
福晋是个讲规矩看态度的人,既然让闭门思过就要给福晋一个闭门的态度,母子也不差这一日相见。
——
冬日的灯点得早。
弘历收好了书本子,就在桌旁等着弘昼。
弘昼做功课的时候,喜欢把所有用得着用不着的笔墨纸砚都铺开,甚至一张长条桌子都不够他铺摊子的,散了学自然收的也慢。
四爷定的规矩,不许孩子尤其是阿哥骄矜傲慢,许多事要亲力亲为。尤其是书桌,一定要自己收拾,凡是沾了字的纸张,都要格外慎重有数,切不可随意把自己的笔迹乱丢。
所以旁边跟着的太监也不敢帮忙,就看着弘昼收拾。
弘昼还不专心,边收拾匣子边抬头说话:“四哥,听说过了正月,咱们的哈哈珠子就进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