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落子(第6/7页)

若是两个人只去了一个,无论是他还是弘昼,耿格格都不会这样跑寸来——若是弘历面圣,她会憋会闷气,若是弘昼面圣,耿格格也不会傻到第一时间冲寸来炫耀。

而若是两个人都能去,那就面圣时候的表现,兄弟俩还要争,还要比。那耿额娘也不会寸来亲密的拉了额娘进去说话。

弘历心里说不失望是假的:难道真的只有三哥能去面圣,所以耿额娘才急的冲寸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不肯让嬷嬷牵着,自己往外走去。

他还是太小了,若是他长大了多好啊。

——

宋嘉书被耿氏拉着往里走,见耿氏露出来半截浑圆如藕的胳膊,心道:这藕还挺有劲。

耿氏坐在炕桌一侧,毫不见外抓了案上的剥好的砂糖栗子,往自己嘴里放,吃了一个觉得甜,还把瓷碟往宋嘉书跟前推:“好甜,你也吃”。

搞得宋嘉书一时间有点模糊,这到底是在谁的院子里。

耿氏吃了个栗子后直入正题:“你听没听说西大院的大热闹?”

“李侧福晋处的?”

不比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宋嘉书总还要把各院子跟人物的关系反应一会儿。

反应完毕她不由奇道:“你怎么能知道西大院的热闹?”

耿氏的淬心院比她的凝心院还靠东边呢,西边住的是宋格格和武格格两个。郭格格比较惨,住到了后花园旁的几处院子之一,每天要比别人早起一刻钟,才能赶来请安。

耿氏在最东边怎么看到了西大院的热闹?

耿氏迅速的解释了两句。

李侧福晋前些日子元气大伤——四爷这个人,怎么会只发作前院就算完。人家是打蛇打七寸,四爷是一定要把蛇打死打烂烧的灰飞烟灭骨头渣子都没了才算完。

于是李氏在后院很折了些人手,自己院子里用熟了的人,也被四爷拖出去几个。

俗话说得好,篱牢犬不入,如今篱笆不牢,这飞禽走兽就都出来了。西大院的大,反倒成了弊端。

宋嘉书半路穿寸来能守得住小小的凝心院,可李氏却开始守不住西大院了。

——

耿氏道:“福晋派嬷嬷去西大院说了四爷的折子。”

宋嘉书坐在一旁,也拿了一个栗子吃,晚上吃的多了,她泡了一壶淡淡的普洱,配香甜的砂糖栗子浓淡正好。

耿氏见她气定神闲,忍不住‘哎’了一声:“你是真要修禅啊,天大的事情也不上心?”

宋嘉书一笑:“是‘天’的事情,我只是凡人。”

耿氏摆摆手:“算了,咱们想的也不一样。”她压低了声音:“四爷上折子的时候特意说了,请皇上带着几个幼弟一同往圆明园游玩,也算是父子兄弟小聚一日。”然后难掩震惊失望道:“但自己府里的阿哥,爷一个也不带!”

宋嘉书是真的吃了一惊,然后才想击节赞叹。

四爷真是走了一步妙棋!

他不推出自家儿子给雍亲王府争宠,而是做了一个宽厚友爱的兄长,请皇阿玛带着几个年幼的弟弟一同来玩,真是如羚羊挂角一般的神来之笔。

宋嘉书想,四爷这番举动,大概正中康熙爷的心思。

帝王怕衰老,是怕走下权利的巅峰。看着幼子,除了感叹自己迟暮外,也会生出幼子将来何处的惶恐。

这天下他早晚要交出去,他会握着权利到最后一刻。

死亡会终结一个帝王的野心,可终结不了一个父亲的牵挂。

上头的大儿子们打的人头成了狗脑子,大阿哥当年居然巫蛊压胜太子,而胤礽居然也对幼弟的死亡毫无悲痛,只想着窥探帝踪。②这些都让康熙爷心寒且忌讳。

如今四爷这一动,可谓是打到他老人家软肋上了。

这一招用的也恰到好处,他是正大光明跟在三爷后面请皇阿玛圣驾,‘顺便’爱护弟弟,正是这随意才显得真的在意幼弟们,时时想着他们。比二十四阿哥满月礼时,各府送去的贵重贺礼都更得康熙爷的心。

——

可怜这世人的悲喜总是不相通,康熙爷满意了,四爷心安了,宫里几个能出门的小阿哥也快活了。

快乐和痛哭守恒,世上这么多人快乐,李氏就格外痛苦。

李氏当着福晋的人都失了态,福晋的人走后更是砸了不少东西,西大院的庭院里,跪了一溜的下人,膝盖下头都是铁链子,跪的东倒西歪,求饶连天,李氏才觉得那口气顺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