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4页)
她走得很从容,没有趾高气昂,也没有沾沾自喜。仿佛如她所说,仅仅是看见了一个陌生人。
低下头去一阵翻找,周伟怎么也记不起自己曾把资格证落在何处。
他明明一直戴在身上,后来放进了文件夹里……
后来的事,赵又锦就不知道了。她心情愉快地走进会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今天下午的记者提问环节做准备。
上午的会都过去一半时间了,周伟才姗姗来迟。
他面色阴沉入了座,侧头盯着赵又锦,最后一字一句问:“是你拿了我的资格证吧,赵又锦?”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赵又锦依然用他的话回答他。
“你知道。”周伟忽然提高了音量。
台上的某位知名专家正在发言,会场里除了动笔声、拍照声,别无杂音。他这么突然嚎一嗓子,瞬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前排有人回头,台上的专家也安静下来。
“那位记者——”经旁边工作人员的提醒,专家顿了顿,又说,“那位《新闻周刊》的记者,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
周伟没说话,直勾勾盯着赵又锦。
倒是赵又锦不淡定了,全会场的人都转头看着他们俩,专家还一口叫出了《新闻周刊》的名字。
他不嫌丢人,她还要脸。
她赶紧冲台上摆摆手,示意这里没事。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里饱含责备,仿佛在嘲笑他们身为同行怎么这么不懂规矩,下午才是记者提问环节,这会儿就迫不及待打断人家的发言了。
脸上火辣辣的。
赵又锦没理会周伟,自顾自做笔录,专心听讲座。
中场休息时看到了冯园园发来的消息,才知道周伟为什么连场合都不顾及就撕破脸了。原来他被困在门外,别无他法,只得打电话给他的主编钱宇楠求助。
钱宇楠写了证明,去总编那里盖公章,于是很快更多人知道了这件事。
园园:哈哈哈,这会儿大家都在笑话他呢,还自称什么资深记者,科技组的金字招牌。连参会资格证都保管不好,差评!
赵又锦于是回忆起昨天早上的场景。
若不是陈亦行良心发现,带她进入会场,她的下场大概会和周伟一样。
“什么人都敢往这种重大场合塞,一个菜鸟实习记者而已,还真把自己当盘菜。”
她几乎能想象出大家会怎么说。
于是那点愧疚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心有余悸地给冯园园发了个叹气的表情,她说:好在我运气不错。
园园:没听说过运气选手都走不太远吗?
园园:乐观点,你要这么想,老娘明明是实力和运气并存!
这波彩虹屁吹得不错,但很快赵又锦就发现,冯园园可能是个预言家。
她真的走大运了。
很快有个胸前挂牌的工作人员走到她的座位旁,弯腰低声问:“请问您是赵又锦赵女士吗?”
赵又锦堪堪看完冯园园的彩虹屁,抬头一怔:“我是,请问你——”
目光落在他胸前的参会资格证上,声音戛然而止。
NSC
行风科技有限公司
李罗楠
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该不会是陈亦行考虑完了,决定大发慈悲给她这个机会……
于是这位叫李罗楠的行风工作人员注意到,眼前这位赵女士像是汽车忽然亮起远光灯,眼神在一瞬间变得灼热滚烫。
“呃——”他卡了下壳,移开目光,避其锋芒,“是这样的,赵女士,我们研发主管副总于晚照先生让我来转达一下,今天午休时间如果你有空,他应该能抽出一个小时来做专访。”
这叫什么?
喜从天降?
天上掉馅饼?
不,这就叫实力与运气并存。
赵又锦女士又迎来了春天!
赵又锦抑制住快要扑腾出喉咙的狂喜之心,矜持地点点头:“有空的。我有空。”
请于副总放心。就算赵女士身怀六甲、羊水已破,也会穿着尿不湿去做完这个采访,然后再去生孩子。
“好的,那地点就定在二十三层咖啡厅,时间是十二点半到一点半之间。副总说他请您吃顿便饭。”
还能吃顿便饭?
赵又锦受宠若惊,转念一想,一定是陈亦行的下手打得十分出色。
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面子,不仅能说服上司接受这个采访,还能让上司看在他的面子上请她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