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年代文中棒打鸳鸯(05)(第5/7页)

不得不说猪倌的话,说到了嘉敏的心里。

老爷子正好听见了,接过话头说,“说得好,我与老三家的说说。也许真的盖青砖瓦房。拉点饥荒也不要紧,多还几年就是。”

老爷子是知道三儿媳手中应该有很多的钱,从家里的鸡蛋从不卖就能知晓。

正好借猪倌的话说,以后也能对外面的人说。今天听到的这番话的村民就有不少还有收购站的人。

边上的一位村民,望一眼宋大福宋二福兄弟俩,然后说道,“青砖瓦房是贵,不过要是以后有本事挣到钱,现在又能借到钱,那盖就盖。咱奔一辈子不就是奔座好屋与儿孙孝顺吗?”

“对对对。”

他的话说到许多人的心坎上,可不是,奔一辈子奔的就是一座好房与儿孙孝顺。

好些也是今天交猪的人家,都来到了第一家交猪的顾嘉敏家里看热闹,主要是打听行情。

都不愿意吃亏。

一群男人都附和着。

站在猪栏屋前,郭正明望望里面,与老爷子说,“宋叔,我下乡收猪无数次,你家的猪栏是我见过最干净的一家。猪身上也是一样,只是三福嫂子到底怎么养的猪,一年的时间,一头猪能长到两百大几?”

猪倌听见嘿嘿的说,“郭干事,你说错了,不是一年,准确的说是大半年。三福家的一共四头猪,后面三头都是五月份才抓到小猪仔。到现在你算算,多久?”

说这话的时候,猪倌骄傲的望向四周所有的人。

都知道,顾嘉敏的猪全是在他家里抓的猪崽。这家伙此时嘚瑟的着。

猪栏里,猪可能知道了自己之后的命运。正拼命挣扎,死活不愿意被抓住套进绳套里面。

“嗷嗷嗷”的叫唤着,歇斯底里的叫喊着。

那声音,估计几里外都能听到。

宋清锋一把伸手抓住了嗷嗷叫唤不屈服命运的猪,兴奋的喊,“快,绳子拿来。”

兄弟几个涌上来,压住猪,成功的把绳套套进猪脖子。

抓住了第一头,第二头第三头很快的被抓住。

嘉敏接过钱,除了上面的几张下面的全都是大团结。

周围的人看着就羡慕。

送走那些人,嘉敏留着侄子还有两位大伯哥一起吃早饭,人家帮忙抓猪,出了力气。她特意多煮了米饭,还做了不少的菜,特意洗了几截香肠,还炒了一大海碗大葱炒腊肉,一碗香葱炒鸡蛋,煎了一晚鱼,其余的是小菜,坛子菜。

饭后,老爷子催促年轻人出去玩。与老大老二三儿媳坐在火塘边说话。

“敏敏,刚才那些人说的对。如果你手头宽裕,就直接盖青砖瓦房。你看咋样?”老爷子捧着搪瓷缸喝一口热茶,舒服的很。

“爹,既然如此,我想就一次性盖两套院子。明年盖新屋,我在家里做饭,至少一两个月不会上工,我在家里除了做饭,还能养猪。我想明年多养几头。

猪崽小的时候,猪栏能养七头八头的。等大的时候,两边的新房后的猪栏也盖了起来。看形势,以后割,尾巴的力度会更大。

我想抓住机会,趁机会多挣一些。到时候,就说我找大哥二哥家借的钱。”

宋大福沉吟半晌,缓缓说道,“三弟妹,养猪是技术活也要看运气。你今年养的好,万一明年你多养,来一场大的猪瘟,也许就会损失惨重,你想好咯。”

“大哥,我想好了。即便是猪瘟我也不怕。我有秘方,你们两家想挣钱的话,也可以多养几头。我可以保证即便猪瘟我也能治好。还有我给你调一些东西拌在猪食里面,那猪能长得飞快。

那东西是我从山里发现的,不多,但够养几十头猪的。我家,你们两家明年后年的估计能养,之后的再想办法去山里找。三福生前找到过,与我说过也有摘过一些,给我看样子。”

嘉敏的一席话让父子三人包括老太太都陷入沉默哀泣中。

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中。

许久,老爷子拍板,“好,既然敏敏你愿意拿出来秘方。老大老二你们家都养,多养几头。挣钱也是要抓机会的,不要错过了在家里自己埋怨。”

兄弟两对视一眼,重重的点头,“好,我们养。”

嘉敏抿抿嘴,没再说养猪的话题。

转而聊起了大儿子的婚事,周边的姑娘,包括自己村父姑娘,她都打听了一遍,都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