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6页)

[我他妈到底磕了个什么玩意儿。]

……

网上舆论逐渐换了方向。

而言忱在晚上收到了沈渊的信息:【我妈想见你。】

-

席露见她是因为工作上的事。

目前席露执导的《一秒钟》还在紧张的拍摄中,但有天她收到老友发来的微信消息,是沈渊的照片,拿来和她确认是不是她儿子,在得到肯定答案后就聊起了言忱。

也是在那时,席露才知道沈渊和言忱早已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她吃了一口迟到的亲儿子的瓜。

那位老友是一直在做女性向纪录片的导演,这么多年做过乡村女孩儿走出大山的纪录片,也做过女子中学的纪录片,她拍摄的内容大多都聚焦在女性生活上,最火爆的是一个关于家庭主妇的纪录片,曾在网上引起热议。

她找到席露是想通过席露来联系言忱,因为在网上看到言忱那一篇博文,对她过往的经历很感兴趣,所以想以她为原型拍一个纪录片,形式还没想好,但之后一切都可以协商。

席露也没给她打包票,只说试试。

毕竟她也没亲眼见过未来儿媳。

她问了沈渊,又让沈渊问一下言忱。

两人先通了电话,随后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见面时间定在1月中旬,这时席露的《一秒钟》拍到了第三篇章的尾声,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言忱和沈渊先到,他们在包厢里还在聊到底要不要接下来这个拍摄。

言忱不太想把自己的过往在公众面前摊开来,如果拍了还有可能被认为是卖惨。

她无意这样做,但沈渊说先静观其变。

正聊着,包厢门被推开。

沈渊先站起来打招呼,“李莉阿姨。”

“圆圆。”李莉温和地笑:“好久不见。”

她穿着灰色呢子大衣,内搭白色的高领紧身毛衣,黑色长裤,低帮运动鞋,一头黑色的卷发随意扎起来,见人先露三分笑,说话时温柔又知性,和沈渊打过招呼后便朝言忱伸手,“你好,我是李莉。”

“您好,言忱。”言忱和她握了握手。

三人坐下后,李莉也没直接切入正题,而是跟沈渊寒暄,问了问他的近况。

又等了会儿,席露才姗姗来迟。

她一推开门便道歉 ,“不好意思,路上堵,我来迟了。”

言忱立马站起来,沈渊却坐在位置上拉了拉她的衣角,笑着朝她做口型——紧张?

言忱:“……”

废话。

席露关上门就和言忱的视线对了个正着,错愕两秒之后便扬起笑,“是言忱吧,长得真漂亮。”

“阿姨好。”言忱朝她颔首,表情乖巧,还带着几分局促。

她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儿。

虽说来谈工作,但毕竟是沈渊的妈妈,对方的身份摆在那里,她也不可能无视。

“你好。”席露说:“你坐吧,要吃什么尽管点,阿姨请客。”

言忱点头,“哦。”

等她坐下以后,沈渊凑在她耳边悄悄说:“你别怕,我妈不吃人。”

“我知道。”言忱说:“我没怕。”

沈渊盯着她飘忽不定的眼神笑了笑,没拆穿她。

席露作为中间人,起先说得都是工作上的事情。

她先介绍了李莉一直在做的事情,又表达了李莉的需求,随后李莉拿出了她的计划书,内容不多,就针对言忱的那些事去定制的一个拍摄计划,但看得出来满满的诚意。

“我大概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李莉说:“我接触过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儿,80%的人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以前过着怎样的生活,她们也非常不想把自己放在公众面前,那种自卑、抗拒和逃避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我曾拍摄过20个不同原生家庭的女孩儿让,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她们的性格养成,最终结果表明,经受过家庭暴力的女孩儿胆子更小,处事也更犹豫不决,在公开的社交场合会尽力让自己变成隐形人。但你不一样,毫不夸张地说,你是我见到最独特的个例,所以我对你的经历和成长过程以及性格养成很感兴趣。”

言忱抿唇低头看那份计划书,几乎是要把她过去的生活重现。

其中还间杂着心理治疗和犀利采访。

“你也不用考虑露露他们的想法啦。”李莉怕她因为席露等人对她的印象而拒绝,所以提前给她吃了定心丸,“我跟露露认识三十多年,她不会因为你的过往就对你有看法,也不会干涉她儿子的恋爱。圆圆呢,你俩认识这么久,他对你的事情也早知道了,你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