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7/7页)

可惜除了宋佩瑜和重奕,还有皇族与宋氏。

其他人根本就无暇顾及‘元君的称呼是否好听’这种芝麻大的小事。

赵国朝臣们,大多从除夕熬到初一,出了宵禁后,就接连派人去宫门处蹲守。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祈祷自家能撞上这个大运,或者祈祷太子妃格外和善,不是出自强势世家,能容得下侧妃和妾室。

听闻‘宣旨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百人,已经进了宋府,太子亦在宣旨队伍中。’的消息后,各府噼里啪啦的声音忽然多了起来,还挺能应和过年的气氛。

恼怒失望后,朝臣们勉强安慰自己。

太子妃出自宋氏也无妨,只要有了太子妃,就迟早会有太子侧妃、良娣……

进入东宫后,身份只是未来的一部分。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能生下太子的长子,得到太子的喜欢。

朝臣们打起精神,命府上的人再探再报。守在宋府外的人回府汇报最新消息后,怀揣着复杂的心思等待消息的朝臣们,险些将茶盏扣在头上。

不是气到要将茶盏扣到汇报消息的人头上。

而是差点失手,将茶盏扣在自己头上。

没有宋氏女成为太子妃。

却有宋佩瑜成为太子元君。

永和帝还特许太子元君摄政?

朝臣们惊讶得连发火都顾不上,不约而同的走出门,抬起头。

看今日的太阳是从何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