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4/7页)

“你放心,殿下早就预料到出门在外,没有家中那般方便,我们从咸阳出发的时候,带了大量金银。如果燕国无暇照顾,我们可以自己负担这一路上的衣食住行。”宋佩瑜将双手交叠在一起,看起来很为提前做出的准备能派上用场而开心。

陈言舟却觉得宋佩瑜绵里藏针的话,远比平彰直来直去的羞辱挑衅更让他窒息。

赵国使臣一路上自己解决衣食住行?

这不是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无能!

自从出城迎接赵国使臣后,各种落差、猝不及防、焦急、担心、气闷……耻辱等情绪,彻底爆发出来,不停心头翻涌。

陈言舟忽然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彻底失去意识之前,看到的是宋佩瑜充满关切的脸。

“嗯?”

发现身前的人毫无预兆的瘫软下去,宋佩瑜下意识的伸出手。

直到陈言舟的重量压上来,宋佩瑜才想起来他扶着的人是谁,手上顿时没了力气。

陈言舟倒在地上,脑袋狠狠的砸在凉亭边作为装饰的石头上。

宋佩瑜听到这声闷响都觉得脑袋隐隐发痛,终究还是蹲下去,稍微查看了下陈言舟的情况。

这个时代能读书的人,多少都通些岐黄之术,宋佩瑜也不例外。

他很快便断定,陈言舟是情绪过于激动才昏了过去,后脑勺虽然鼓起个大包,但是没流血……应该没什么大碍?

正当宋佩瑜摸着下巴望着昏迷的陈言舟陷入沉思的时候,重奕刚好将满是尘土的衣服换下去,出来找宋佩瑜。

重奕面不改色的从陈言舟的腰上跨过去,在宋佩瑜身侧站定。

“我去埋了他?”

他能感觉得到,宋佩瑜不喜欢陈言舟。

非常不喜欢。

否则就不会在仟县城墙外,与陈言舟话说那么多废话。

宋佩瑜失笑,没好气的在重奕肩上锤了下,“他还没咽气呢。”

重奕突然勾了下嘴角,捧起宋佩瑜的手把玩。

宋佩瑜立刻明白了重奕的意思。

想要咽气还不简单?

陈言舟完全不知道,他以为的只是怒气攻心昏过去,实际上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从仟县到洛阳的一路上,陈言舟拿出了他自己都没想过的好脾气,用尽浑身解数的去讨好重奕。

他甚至在发现重奕格外信重宋佩瑜后,暂时将昭和大长公主的交代放在一边,不仅没暗中为难、算计宋佩瑜,反而小心翼翼的奉承宋佩瑜,盼望着宋佩瑜能在重奕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他怕重奕到洛阳后,会当众提起他曾经在仟县城门外怠慢重奕的事。

陈言舟深深的明白,以朝堂大人和孝帝对赵国的重视,如果重奕公开对他表达不满,且他确实有无法开脱的错处。

他肯定会成为燕国朝赵国表达诚意的炮灰。

他和他祖母身上的各种荣宠,都来自先帝和太后。

自从先帝驾崩后,虽然祖母在洛阳的地位没有下降,大长公主府的地位却每况愈下。

如果不小心丢了身上正二品护国将军的爵位,这辈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回来。

他不敢赌。

宋佩瑜是赵国使臣队伍中最好说话的人,但凡陈言舟能让他开怀,他都会立刻对重奕说陈言舟的好话。

就是结果……不太尽人意。

屡次失败让陈言舟坚定,重奕是个喜怒无常且睚眦必报的人。

随着队伍越来越靠近洛阳,陈言舟却始终都没得到重奕的青眼,这让陈言舟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焦躁。

一个月后,陈言舟与赵国使臣终于到达洛阳城外,陈言舟已经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大圈,眉宇间也平白添了抑郁,越来越沉默寡言。

不知道是陈言舟传往洛阳的信件中提起过重奕的排场和‘斤斤计较’,还是洛阳的人本就比陈言舟更重视重奕的到来。

距离洛阳还有十里,就有不输于重奕的排场一字排开。

平彰驭马到陈言舟身边,以众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道,“我还以为你们燕国的规矩,就是不喜铺张,也不会远迎来使。如今看来,竟然只有陈将军喜欢一切从简?”

如果是一个月前,刚与平彰同行的陈言舟,一定会心平气和的听完平彰的话,再自然而然的说出能恰到好处将这个话题岔过去,还能让双方都不尴尬的话。

但现在……陈言舟无声握紧腰间的匕首,用尽浑身力气才能忍住胸口的戾气,没立刻将匕首拔出来插进平彰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