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5/8页)

卫国尚且还能支撑住,反倒是燕国耗费不起二十五万大军的辎重,借着北方突厥卷土重来,悄无声息的退兵了。

这段往事在当时不知道引起了多大的笑话,同时也让卫国扬眉吐气,彻底在夹缝之地站稳了脚跟。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想要并吞卫国的变成了赵国,易县仍旧是个绕不过去坎。

卫国的国土只有弹丸大小,最强盛的时候,全国兵力也只有十二万,全国人口始终没有突破过四十万。

能在诸多强国与老牌势力中夹缝生存,靠的就是四方边镇都是天险。

这也是卫国已经乱成这样,环伺的虎狼哈喇子都流了满地,却仍旧没有动手的原因之一。

万一卫国因为外敌而团结下来,不仅借着天险守住国土,连带着朝堂也稳定下来。

最先动手的人岂不是与曾经的燕国一样,成了笑话?

宋佩瑜的目光顺着地图上的易县,看向易县周围。

易县就像是个分水岭,易县以北,大多都是平缓地势,直到赵燕边境,除了赵国奇货城之外都是三不管的镇子和村子。

易县突然比北面高出将近二十米的天然高度,左右皆是人迹罕至的高山和蔓延看不见尽头的树林,原地建城就是天然要塞。

想要攻打卫国,就必须踏平易县,因为根本就没路可绕。

已知骠骑大将军生前,手中掌握六万大军。

也就是说卫国还剩下的军队肯定大于六万。

虽然国内冲突不断,但目前来说对卫国最重要的,无疑还是四个要塞。

“要是能知道易县如今有多少守卫就好了。”宋佩瑜以手杵脸,看向重奕,“如果殿下有八万兵马,想要护卫国周全,会派多少人守卫在易县?”

重奕认真的思考了一会才开口,“四万放在北方三县,保证能在三日内汇聚易县。”

他难得肯主动解释,“楚国无斗志,黎国无余力,睿王不敢轻易动手,卫国只需要防备赵国。”

宋佩瑜露出个苦笑,浑身放松的窝在马车角落的软垫上。

他刚才将自己代入卫国,觉得拨三万兵马到易县已经是极限,没想到重奕比他还狠。

宋佩瑜满脸放松窝在那里的模样,在重奕眼中委实乖巧可爱的很,重奕忍不住伸手在宋佩瑜头顶抚过。

宋佩瑜翻了个白眼,如果有一天他秃了,重奕一定是罪魁祸首。

他伸手将重奕蠢蠢欲动似乎还想再来一次的手握在手心,正想要说话,忽然重心不稳,猛得朝前方扑了过去,正好被重奕接在怀中。

马车也随之停下,从远到近响起嘈杂之声。

“有刺客!”

“快来保护宋大人!”

“不是刺客,是土匪,他们是奔着千金镜来的!”

……

宋佩瑜双手撑着固定在马车上的桌子,勉强稳住身形,听清外面的话后,立刻想去掀马车的帘子,却被重奕拦下来,“我去看,你在马车等着。”

宋佩瑜短暂的了犹豫了一瞬,立刻点头应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习武练剑也就是强身健体,当真遇到刺客,只有仓皇逃命的份。

宋佩瑜的马车位于车队的最后面,重奕站在车架上,能将所有乱象尽收眼底。

被称作土匪的那群人从两侧出现,如今大多都在车队的前方。

宋佩瑜在马车内等的心焦,听着外面的动静似乎都在远处,忍不住从马车内探出个头来,“怎么回事?”

话音未落,宋佩瑜已经出了马车,坐在重奕踩着的车架上,也想起身去看远处的情况。

重奕按着宋佩瑜的头,不让宋佩瑜也站起来,低声道,“不是土匪,是刺客。”

虽然这些突然出现的人都穿的粗布衣服,甚至大部分人身上的衣服还打着补丁。

但他们出手却极有章法,行动间有相互照应配合的意思,竟然能与车队中的护卫旗鼓相当。

宋佩瑜闻言,心中立刻有了几个猜测。

他对仍旧守在他马车附近的护卫道,“不用留这么多人在这,快去看看八皇子怎么样了。让守着银镜的人都去保护八皇子,别管这些身外之物。”

马车周围的护卫犹豫了下,离开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

这些护卫刚离开,无头苍蝇似的在车队中横冲直撞的土匪们,就突然找到了确切目标,一半的人冲向了装着等身银镜的马车,一半的人竟然径直朝着宋佩瑜的马车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