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41(第5/6页)

倪苏反问他们:“这样外柔内刚的女孩,在母亲如此疯狂时,会选择自杀这种逃避的方式来反抗吗?”

她认为不会。

其实倪苏早在研读剧本时,就对这段剧情不太理解,但那时她以为这是自我性格和主人翁性格的差异而已。

倪苏曾经历过比江月更糟糕的黑暗,多么压抑多么痛苦,她都咬着牙一步步地往前走了。

如果是她,她绝不会选择这样消极懦弱的方法。

毕竟,连死都不怕了,那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喜欢的人心思不纯,那就教他付出代价,或者干脆直接换一个喜欢的人;母亲的控制欲太过疯狂,那就直白地告诉母亲,蛰伏到高考之后远走高飞。

只要活着,一切都能寻到生机,相反,死才是失去所有。

倪苏最初只以为自己是不共情江月而已,但她扮演过江月的半生后,在这一刻,她觉得江月也不是那样的人。

她确信不是。

所以她又对徐风说:“徐导,抛开江月的性格不谈。这段自杀的戏,和整部电影传导的价值也割裂。我们讲青春期的亲情爱情友情碰撞,或许是要有一个事件彻底改变江月,但绝不是她自杀。您说是吗?”

徐风自始至终沉醉的,都只是这个简单镜头中,所传递的复杂情绪。

被倪苏这么一反驳,他还真沉吟思索起来。

“这样吧,全体休息二十分钟。”最后,徐风做出决定,“倪苏,曼如,林编剧,咱们再重新讨论下这段戏。”

一旁,司欲就眼睁睁看着这群人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的开始各抒己见。

而他这个男主,居然被排除在外了!

司欲不由想到试镜那天,他信誓旦旦地说青春片里,最重要的是男女主的火花。此刻,他感到自己的脸更痛了。

不过,这一次司欲终于不觉得丢人了。

事实上,他在进组开拍后没多久,便感觉到被演绎出来的江月,其实已经不是原剧本上那个敏感少女江月。倪苏的演绎赋予了角色更多的意义,这是独属于倪苏的江月。

司欲拍戏多年,从未见过哪个女演员能为角色注入这种生命力的。

他在旁边根本按捺不住,最后也强行加入了他们的讨论,见证倪苏究竟是以怎样的魅力让导演修改剧本。

当《野蛮生长》这段戏被修改,又重新换上一个角色时,司欲不由叹服。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为何《春列》剧组会在于意欢抑郁之后,干脆修改剧本让椿来上位女配。

他不得不承认,倪苏值得。

-

倪苏和导演协商改戏之后,与之连贯的几场戏也得随之改变,她便又多在剧组一周才正式杀青。

吸取上次的教训,她这次的杀青纪念博十分简单,只配了一张剧本的封面。

“@倪苏v:再见江月。

[图片]”

只有剧本只有她演绎的角色,她想,这一次总不会再传出什么绯闻了。

恰好是四月底临近五一假期,倪苏这次不必着急回学校上课,发布微博后还特意留意了下杀青博的动向。

没有多余可以被解读的图片和文字,这次的确没有引起任何的负面讨论。不过,同样地,也没有太多人评价,没有太多的热度。

倪苏纵然已有百万粉丝,但她自出道以来基本都在剧组拍戏,没有作品上映也几乎没有参加什么公开的商业活动,所以粉丝的活跃度其实很低。

微博发出去许久了,也不过二三百评论,连点赞都没破万!

原来,《春列》杀青那时的微博能有那样的热度,真就仅凭路乘风那一个“暗戳戳”的赞。

倪苏再一次对这位少年影帝的流量感到佩服,同时,也更迫切地希望《春列1719》能够早日上映。

她以为这条微博的热度也就这样了,之后便没怎么管了,转而思索起十八岁生日相关的事。

倪苏的生日是五月五日,恰好在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

春节时,母亲曾向她承诺,要在十八岁生日这天公开被抱错身世的真相。这件事不仅与她有关,更与于意欢有关。

于意欢私下虽作死不断,但最近她的生活综艺《小确幸》正式开播,她的人气和热度已开始回暖。

国民女儿在有“作品”在映之时,恰好撞上她的十八岁成人礼,五一节才刚开始,她的粉丝们便已经在为她刷#国民女儿成年啦#这个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