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四一(第5/6页)

明明是夸赞,但杜子衿就是觉得,晋晓压根没把他看在眼里。

他心里冷笑了一声,不管如何,这回是他胜了一筹。

按这个方式筛查,很快,左右手拥有这种特殊茧子的步兵,被找了出来,有七个人,包括最先献策的小兵,一共是八个人。

每个人都喊自己是冤枉的。

杜子衿说:“细作就在其中,侯大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啊。”

侯策知道兹事体大,可如果这其中真有人被冤枉……他揉了揉额头。

穆邵爱兵如子,也不愿冤枉雍州军里的士兵,问晋晓:“秦先生,可还有别的想法?能不能辨别出其中谁是细作?”

面对这种情况,他只能寄希望于晋晓。

而晋晓果然没让穆邵失望。

她的目光,在包括小兵在内的八个人身上,看了一下,说:“我可以分辨谁才是今晚我接触过的细作。”

这句话一出,大家都惊异地看着她,她当时眼睛被蒙住了,还能怎么分辨?

杜子衿问出了大家的疑惑:“你不是说你眼睛被蒙住了,你要怎么分辨?”

晋晓回:“眼睛被蒙住了,不代表其余五感就消失了。”

侯策:“先生的意思是?”

晋晓:“辨声。”

杜子衿还是不信。

晋晓要是能辨出那个细作的呼吸声,那不得是穆邵这样的武功?可她看起来不就是一个书生?

不过眼下,也只有这种方法能试一试。

八个士兵都被带到议事厅,分成两列,站得有点距离,其余人全部都退到边缘。

晋晓就站在那把人中间,她闭上眼睛,长长的睫羽垂下,烛光下,就像一尊淡然的玉雕,便看她背着手,脚步轻而缓地从一个个士兵面前走过。

走到第三圈的时候,她微微歪着头,侧耳听了听。

然后她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士兵,笑着问:“雍州水,好喝么?”

士兵一怔,嘴角抽了抽。

穆邵挥挥手,正要叫手下抓住这个士兵盘问,便看那士兵猛地眼睛凸出,直愣愣倒在地上。

手下上去检查,说:“他服毒了!”

虽然细作服毒自尽有些可惜,但也说明晋晓没有抓错,侯策一下就松口气:“好,还是秦先生有法子。”

穆邵也说:“今夜多亏先生,我竟不知道,先生功力深厚到能记得那戎人的呼吸声!”

晋晓回:“穆将军谬赞,”又说,“并非我记得细作的呼吸,而是那八个人中,只有细作的呼吸最平稳。”

八个小兵,都入伍没多久,遇到这种事,表面都很慌张,看不出区别,可实际上,有一个人最冷静,那就是受过训练的细作。

这个细作坏就坏在他装出慌张的样子,却没装出慌张的呼吸。

穆邵反应过来:“原来如此,先生果真妙人!”

那其余七个士兵,便也不再用被当做细作,立刻跪下,不无感激地盯着晋晓:“谢谢先生!”

杜子衿傻眼了,指着那献计的小兵:“那他呢?这些人的手掌的茧子,又算怎么回事?”

晋晓对那小兵点点头:“你解释吧。”

那小兵先感激地朝晋晓叩首,然后才说:“小的家父是饲马,小的从小就接触马匹,只是进军中,是步兵。”

其余六人,也因各种原因,或多或少接触过马匹,他们说出原因时,脸色坦荡,并无多余的动作。

穆邵哈哈一笑,对这几个步兵说:“你们有常年驾马的习惯,更应该成为骑兵,回头我让王荣给你们调整,雍州军营不会让你们屈才。”

没想到,劫难过后还有这种好处,小兵们感激:“多谢将军!”

侯策问杜子衿:“杜先生,还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杜子衿哑口无言。

亏他还以为他这次胜于晋晓,结果还是抓错细作,反而让晋晓出风头!

侯策又问晋晓:“先生今夜受了惊,还帮忙辨别出细作,可想要什么奖励?”

晋晓立了大功,侯策已经准备好要赏赐多少钱财,晋晓却说:“回大人,经此一事,我想请赏两把剑。”

侯策点点头:“允了!”

晋晓又说:“杜先生感觉敏锐,也应当赞赏才是。”

杜子衿没想到晋晓会为自己请赏,愣了一下。

而侯策已然大方道:“都有赏!”

等晋晓回到小帐,两把宝剑也跟着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