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小皇帝(10)(第5/7页)

处理本来就有的公务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还是陛下要开恩科。

他要举行一场大型考试。

十分快速的那种。

这次的考试不涉及什么秀才举人,就只是单纯的一个候补官大选。

什么是候补官呢。

意思就是,这次考试虽然不能带给他们终生的名誉,比如考上了就是秀才,就算是二考落榜你也是个秀才之类的。

但考上的人却可以直接选官。

就算是最后一场落败的人,也可以进入到官员学校里面进行培训,等到培训完了就能上岗。

有些对朝廷科考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不理解这次和之前的区别,但那些读书人却都兴奋极了。

这么说吧,以前的流程是,考试考试考试再考试,考了一大圈,人都能瘦个二十斤。

而考完了之后去殿试,也不是说进了殿试就万无一失了,这个时候要选出一甲二甲三甲。

剩下的人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来了这,最终也只能落个同进士。

本朝的科考制度还算是比较简单的。

同进士们这个时候就要选官了,但因为是同进士,最终得到的官职就十分小了。

要是没点关系,估计一辈子都很难回京。

而留在京城的那些也没那么走运,大部分都是小官中的小官,想要晋升难如登天,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参加一次朝会。

也就是说,考了一大圈,可能最后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捞不着。

但这次不一样。

这次虽然也是考一大圈,可最后考上的那些人不用慢慢熬,直接就是一个官职上来。

最后下来的一批也不用失去希望,能进官员学校培训,培训完了出来又是能直接选官。

这简直就是一条大路走的清晰无比,零套路零弯弯绕绕。

而且,皇榜上清清楚楚写清楚了现在需要的官职。

光是一品就有三个。

更别说是二品三品。

要是打个比方的话,就相当于是现代大家一起考公务员,以前是考上之后咱们就是一个小职员,只不过吃公家饭日后也能升职说出去面子上挺好看。

但这次考试直接改了规则。

跟考生们说:考吧,考上了第一直接让你当市长。

这就算是铆足了劲也要考啊。

与这个大消息一起震惊世人的,就是皇榜上清清楚楚写的女子也可考试了。

不限性别,不限身份,不限年龄。

只要你有真本事,你就能考。

就算是拿不了第一当不了市长,考撇了当个镇长还是没问题的。

全国都可以说是轰动了。

在一部分人还在那抗议“不行!女人怎么能也考试!”的时候,正有聪明人已经买了书回去疯狂补课了。

是的,这次考试真的零套路,直接划范围。

纪长泽倒是也认可多方向人才,但仔细想想,多方位当然好,专精的话也不错。

至少此刻他真的很需要无数万能下属来给自己撑起一片天。

没有下属可以压榨的日子想咸鱼都咸鱼不起来。

尤其是朝堂上他留下的那一部分负责运转的官员们本质上也不算是很能干,只能说是无功无过。

女官和新官们倒是很给力,但他们人数少,再怎么废寝忘食,也不可能真的一口气解决所有事。

纪长泽不得不一边催促着他们赶紧搞考试选拔人,一边满天下的找那些当初被摄政王迫害出朝堂的能干臣子们。

万幸,这些臣子们看不顺眼的是摄政王,对于年幼的小皇帝,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谈不上恨意。

如今知晓小皇帝竟然一直都是在装作昏庸模样,倒是也都接受良好。

再加上纪长泽说服了一位很有威望的老臣帮自己拉皮条,好歹召回了一些。

他们回来的时候甚至是愧疚的。

对于这些老臣们来说,忠君爱国已经是刻到了骨子里的事。

当初摄政王把持朝政,小皇帝完全不管,搞得满朝堂乌烟瘴气的,他们离开时是愤然的但也不觉得自己有错。

结果如今才知晓。

原来陛下从来都没有昏庸过,他只是还对抗不了摄政王,不得不装疯卖傻韬光隐晦而已。

当下,不少人便觉得内疚了。

当初若是他们选择了相信,陛下也不至于难到了想要找亲信只能找来一群女子。

因为这点愧疚,对于纪长泽的女官政策,倒是也没人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