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混水摸鱼(第2/3页)
至于往后会有几个成为自己的得力手下,老实说,肖东胜也需要考验。
大家现在只是合作关系,真的想上自己的船,他也是要看人的。
在政治上他们虽然圆滑,不过在自己的领域,专业知识也不差的,毕竟这时候的官员,整体素质还是不差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指出里面的漏洞,并提出解决办法,由肖东胜亲自做记录,在原来的方案上做改动。
等到大家停止发言,这个方案基本达到了可以直接操作的地步。
肖东胜目送他们离开,心里非常满意。
同一时间,高书记家里。
离退休不到一年时间了,最近他慢慢失去了以前的淡定和自信,容易一个人胡思乱想,钻牛角尖。
虽然知道谁接班并不由自己说了算,但是他还是希望由自己提拔上来的人接班,这样一来,至少自己有什么事,也能说得上话。
在权力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如果哪一天,得像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过那种日子,他肯定无法适应。
相对于谢市长和宋书记,他自然更倾向于宋书记。
倒不是宋书记更容易掌控,在他看来,宋保国这个人性格缺陷非常大,绝不是良善之辈,虞城由他担任一把手,很可能会有无法预测的后果。
但是他毕竟是自己提拔上来的,会卖自己几分面子,所以他带着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的心理,也不愿意谢市长上来。
毕竟谢市长调来之后,跟他不是一路人,即使没有明面上的冲突,暗地里还是架着刀,在他铁板一块的市委市政府下刀,一点一点地把他的一言堂,慢慢变成两股势力并存,虽然势力差距非常大。
大概他也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准备联合宋保国打压他了,所以先下手为强,用最强势的手段,把几个人拿下,并提出了继任者。
最后他虽然只获得了两个位置,但是这种感觉依然叫高书记不舒服。
今天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几天谢市长到底怎么了?才敢这么自信地跟宋保国叫板?
要知道宋保国这个人的能力可不是盖的,这几年有多少人调来虞城后,想跟他扳手腕,最后都不得不灰溜溜地调离虞城?
难道他上面找到了靠山?
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所谓靠山,不可能你投靠过去了,别人就会当你是自己人,然后全心全意提拔你?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考察,才会决定要不要帮你?
难道是得到了其它副书记或者副市长的支持?
这倒有可能,只不过是谁呢?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把手,都不希望有人把水搅浑,然后被人浑水摸了鱼。
想到这里,他打算明天找个时间,挨个敲打一下,免得自己还没退休,就让他们忘了自己是谁?
……
谢市长家里,刚刚送走一批上门汇报工作的手下之后,回到了书房。
因为今天强势出手,拿下几名科级干部,并提名自己人接任。
最后虽然只有两个获得了通过,但是他强硬的手段和影响力,一下子在上层传开了。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高书记真的快退休了,他的掌控力已变得越来越弱,而原先一直比较低调的谢市长,要强势崛起了。
刚才除了两位刚升官的下属。过来谈了谈工作,后面那些过来汇报工作的,目的很清楚,无非是想投靠过来。
他当然没有拒绝,只不过怎么用他们,还得好好考虑。
在写字台后坐下来,点了根烟,纷乱的思绪慢慢平静下来。
收到那封匿名信后,他真的是又惊喜又后怕。
后怕的是,如果自己糊里糊涂地被宋保国查了个底朝天,然后哪一日向自己摊牌,很可能连应对的办法都没有。
惊喜的是,那封信里提供了无数宋保国的卖官纪录,虽然只有文字,并不能定他的罪。
但是有了些资料,想找对方的漏洞就容易多了。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得有人帮自己查案。
好在虞城的警察局长王泽军,两人已暗里来往了不少日子,原因很简单,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想把宋保国搞下来。
谢市长这样做,是因为他是自己最强劲的对手,如果不先发制人,很可能他后来居上,成了高书记的接班人,到了自己的前面。
而王泽军更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