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翰林院(第3/4页)

是否简单明了,文辞精准,一语中的。

不多时,他选择了其中的五份出来,在其中又比较了一番,最终定下了三份。

看了看名字,分别是高良才、史永昌和廖愈。

秦诺在三人名字上画了个圈,吩咐道:“将这三人传过来。”

李丸立刻前去传旨,不多时,三个就到了。

立在廊下,三人都极为紧张兴奋。

秦诺注意到,其中的高良才刚才见过,就是当时在大殿中回话的那个身形高大的士子,似乎是翰林院众人中的一个小领袖,史永昌生得胖胖的,肤色黝黑。廖愈倒是个白面书生,颇有些玉树临风的气度。

“召你们三人来,可知为何?”

三人跪地回禀道,“请皇上吩咐。”

让三人进了偏殿,秦诺也没有客气,直接指着桌上一厚摞的奏折,言简意赅吩咐道:“帮朕整理一下这些,每道简单弄一个条陈来。”

如同晴天霹雳,三人刹那间傻眼了。

被召见的时候,三人的心思很一致,必定是自己刚才的策论合了上意,毕竟,策论这种东西,关键还是看你的论点是否政治正确,而不是看你文笔如何。能考入翰林院这种地方的,哪个文笔差了?一些同僚傻啦吧唧的一写十几页,论点不对,肯定越写越偏啊。

在一众同僚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三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夕月湖,来到乾元殿,本来一路都在想着,该怎么完善自己的论点,在对答中务必舌灿莲花,切中要害。没想到,见了面,年轻的皇帝完全没有问他们宗室是否外封的问题,而是……

这些奏折,应该是奏折吧?皇帝要自己看奏折?

这种心理落差,就好像你以为你考试考得不错,即将有一份本市头等餐厅的大餐做奖励,没想到亲爹告诉你,奖励不是美食,而是替你报名太空遨游一周。

总算高良才反应最及时,立刻问道:“如何看法,请皇上明示。”

这倒是个明白人。秦诺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直接说道:“奏折太多,朕一日看不完,你们将奏折挨个阅看,然后写出简纲来,务必将重点交待清楚,不得超过两页纸。然后递给朕阅览。”

三个人顿时醒悟,原来皇帝看着的是这个。难怪路上三人短暂交流,发现三人的观点南辕北辙,竟然都被拎了过来……

但是替皇帝阅览讲解奏折这种事儿!三个人立刻意识到自己,落在自己头上的何止是礼包,简直是霹雳无敌超级黄金大礼包。

这种事儿不都是枢密院里的文官才能负担的活儿吗?那可是丞相直接负责的文书机构,里面的官员纵然是六七品的,也比普通的文官天然高一层。

“朕在后殿等着,你们看完了便交由內监传递过去。”秦诺没有废话,办实事最重要的是效率。

同时他也深知上司盯得太紧,员工束手束脚,工作效率反而可能下降这回事儿。所以施施然去了后殿等待。

许敏才跟着过去,亲自奉上一盏茶水,欲言又止。

秦诺笑道:“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皇上如此行事,并不合规矩,只怕内阁朝臣会有非议。”

“规矩。”秦诺冷笑一声,“之前父皇和皇兄在的时候,奏折也是如此堆成厚厚一摞,连个简单的分类都没有的吗?”

许敏才不说话了,半响,跪地道:“奴才知罪。”

“罪不在你,朕不怪你。”秦诺淡然说着。

虽然许敏才是乾元殿大总管,也是负责偏殿政务的奉玺太监。但本朝对军机政务卡得非常严格,內监绝对不能插手的。许敏才管理的,也只是奉送传递之类的活儿。绝不可能插手奏折分类之类的工作。

真正动手脚的应该是枢密院。甚至不算动手脚,只是摸不清楚如今皇帝的习惯,所以没有将奏折进行分类排布,或者故意将长篇大论言之无物的奏折放到在最顶上。

原本年轻的皇帝就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看到这些繁复的东西,只怕更加辣眼,几次下来没有了耐心,估计简单批阅一番就放手了。

对内阁衙门来讲,这样无疑省事很多,原本已经拟好的对策和办理意见,最怕的就是上级再给你推翻了要求重来。万一遇上个没事找事、不懂装懂的皇帝,提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意见,下面简直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