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3页)
“啊那是谢明舟??以前没这么帅呀?”
“我也是啊,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帅屁啊,我们沈玉桥才有气质好吗!谢明舟就是个从土里来的!”
“不过他还真敢来啊,出了名的文盲,这种历史节目也敢上?”
“退圈了还回来,真是浪费社会资源!”
现场和网上舆论意料之中的开始一边倒,粉丝跑光,黑历史一大堆的谢明舟被拉着一顿踩,毫无还手之力。
坐在场下的许导和杨媛默契对视一眼,接着看向舞台——
见谢明舟对主持人的问题应对自如,杨媛心里冷笑,一会正式鉴赏开始,这人指定原形毕露。
主持人:“看来明舟和玉桥都迫不及待开始正题了!那么,下面进入我们第一个重要环节——戏说文物!”
全场热烈掌声后,整个舞台唰地暗了下来,主持人悄然退场,只剩下谢明舟和沈玉桥站在中间。
“啪——”一道灼亮的灯光从头顶打下来,蒙尘中缓缓升起高台,台中央赫然立着圆润庄重的青瓷,白釉上的青花蓝纹饰豪放生动。在极具科技感的灯光下,演绎着不同颜色的光泽。
现场观众惊得睁大了眼,竟然是明王朝大名鼎鼎的青官瓷!
看着自己官窑出土的青瓷,被现代科技投放成各色光影,再次摆放在他面前。
谢明舟顿时有些不可思议。
当年的王土,臣民,匠人如同浮光掠影闪过眼前。现代人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完整的物件,去窥探千百年前的风光和奇景。
不过幸好,文化以这种方式传承了下来。
头顶的灯光照刺得他眼睛轻眯了下。他抬头扫过了观众席,所有人仿佛受到了洗礼沉静下来,欣赏着小小的器件。
沈玉桥面带微笑,温柔的声音如同清泉缓缓道来:“大明时期,国内的制瓷工艺百花齐放,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这个官窑瓷正是最具代表性的……”
观众也默不作声的听着,仿佛被带入了那个辉煌的年代里,被人遗忘的匠人们重回荧幕,衰落已久的烧瓷法回到人们视野,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只有谢明舟神色复杂地望着瓷器,沉默不语。
“你说是吗,明舟?”沈玉桥按照台词,把话茬递给了他。
谢明舟还沉浸在恍惚中,半晌恢复了神色,勾起唇角附和:“玉桥说的不错,明王朝青瓷的制作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样。”
原本肃穆的气氛僵硬了一瞬,台下笑出了声。
“这谢明舟台词好干巴哈哈哈哈!”
“好水啊哈哈。”
“没文化还硬来,不是来找打吗?”
“这么一对比,沈玉桥真是宝藏啊啊啊!什么都懂好有气质!”
谢明舟目光还流连在纹饰上,迟迟没移开。
沈玉桥看了眼他,接着道:“为了展现祥瑞之兆,瓷器的的正中央,”
说到尽兴,沈玉桥轻轻抬手,食指指向饱满的瓷身,柔声道:“中间,雕刻着龙……”
说着,笑容凝固。
他的手指下方,哪里有龙,分明是只螭吻。
他竟然说错了!
沈玉桥白净的额头沁出冷汗,指尖发凉,当着几百万人说错这么严肃的东西,不得沦为笑柄。
但他记得台词里有龙字,心下一紧,仿佛要寻找记忆中的“龙纹”一般,他颤抖伸手,摸索青瓷的边缘。
长指伸到一半,却被一只修长的手截住去路,温热的掌心贴着他的手背,按了下来。
酥麻的感觉由手蔓延全身,沈玉桥呼吸一顿,理智猝然回笼——他刚刚差点亲手去碰瓷器,连手套都没带,这可是犯了文物大忌!!
还好谢明舟及时阻止了他。
他失神侧头,谢明舟已经淡定收回手,看向镜头,不疾不徐接上话:“玉桥说得没错,这里的确刻有龙——的儿子,螭吻。古人云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螭吻便是其中之一。”
吐字有力,语调慵懒,带着独有的沉稳感。
这是全场谢明舟第一次正儿八经说话,观众们也惊讶了下。谢明舟这划水的,竟能说出民间典故?!
沈玉桥也怔愣住。
“根据传统,螭吻吞火,一般有螭吻的地方,都会搭配火焰纹。”见沈玉桥神色异样,谢明舟索性帮他说完。
下一秒,舞台的灯光渐暗,镜头直接对准背后的屏幕,播放纹饰由来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