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四月(第4/5页)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但心情依旧十分沉重。
因为根据薛敖的说法,下邳赵氏的男丁,几乎都在死守下邳时战死了……
下邳赵氏乃是他鲁阳赵氏的分家,且当年赵璋、赵瑜兄弟反叛,也是为了要替他鲁阳赵氏报仇,鉴于这一点,如今下邳赵氏一门遇害,赵虞本该憎恨凶手,但奈何导致下邳赵氏败亡的却是陈太师与陈门五虎……
更要紧的是,陈太师与陈门五虎并非为了一己私冤害死了下邳赵氏,他们只是履行了作为晋国臣子、晋国将军的职责。
想到这里,赵虞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心情复杂之余,他又想到了他的兄长赵寅,希望能从薛敖的口中得知一二。
他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么说,那赵氏一门基本上都战死了?”
“跑了一个。”
薛敖哪知赵虞心中所想,毫不在意地摸着下巴的胡须透露道:“跑了一个叫‘赵伯虎’的家伙,据说此人在江东叛军中小有名望,人称‘伯虎公子’,在破城之际带着亲信突围去了,我追了一阵也没追着,估计是投奔江东去了……”
『呋……』
赵虞暗自吐了口气。
赵伯虎,即他的兄长赵寅。
得知兄长逃出生天,他心中悬起的巨石总算是放了下来。
为了防止被薛敖看出什么端倪,他也不敢表现出什么欢喜,压抑着悲喜复杂的心情问道:“太师与几位兄长呢?往江东去了?”
“没。”
薛敖不疑有他的解释道:“老头子心系着济阴、东平等地的叛乱,这不急着撤军来这边平乱么?……江东那边,老四主动向老头子请缨,希望能戴罪立功,老头子就答应了。”
他口中的老四,指的即驻江夏将军韩晫、韩季勇。
“哦……”
赵虞恍然地点点头。
随后,赵虞便与薛敖一同返回卢城。
在回卢城的途中,他若有所思。
好消息是,陈太师以及陈门五虎的其他四位,都没有察觉到那个‘赵伯虎’的威胁,见攻陷了下邳、平定了江东义师,便准备就此撤军。
坏消息是,陈门五虎之一的韩晫,当今已奉陈太师之命进兵江东,进攻江东义师最后一块地盘。
虽然薛敖浑不在意他提到的‘赵伯虎’,但赵虞却知道,他兄长赵寅回到江东后,绝对不会就那么隐姓埋名、了却余生,必然会再次组织人马,揭竿叛乱、反攻晋国。
毕竟在那所谓的‘二虎谶言’中,这位或许才是真正的大虎‘寅虎’。
倘若谶言不假,在不久后的将来,这位日后或许会掀起比江东义师更胜一筹的叛乱。
当然,前提是他兄长赵寅能够击败韩晫……
平心而论,这可是不小的难关,虽说在江东义师崛起的过程中,章靖与韩晫几次战败,但这并不表示这两位‘五虎’就容易对付。
别忘了,韩晫当年在江夏时,可是将陈勖压地抬不起头。
而章靖就更别说了,当初赵虞还在应山当山贼时,就与这位将军打过照面,最后还是靠内应马盖使了一招离间计,逼章靖愤愤离开,才避免被章靖率领的官兵一网打尽。
当然,韩晫固然很出色,但赵寅亦不逊色。
作为鲁阳赵氏嫡长子的赵寅,自小就受到公羊先生偏心的教导,未必没有能与陈门五虎以一较高下的智略与眼界。
这么一想,赵虞也说不准江东之役的胜负。
唯一庆幸的是,赵寅目前遇到的只是韩晫一位‘五虎’,否则,假如陈门五虎都去了江东,再加上一位陈太师,那无疑就是最令人绝望的局面了。
那别说一个赵寅,就算十个赵寅,恐怕也难以取胜。
毕竟陈太师与陈门五虎,当之无愧是晋国当前最强盛、也是最后一道屏障。
『保重啊,兄长……』
长长吐了口气,赵虞心下暗暗想道。
而与此同时,在江东的丹徒县一带,赵寅正带着妻子阿竹、护卫长楚成,以及其他跟随他的几十名江东义师的士卒,乘坐船只度过了大江。
在扶着妻子的手将其送上河岸后,赵寅亦登上了对岸,回头略过,略过激流磅礴的江水,眺望广陵郡方向。
“广陵,怕是也撑不久了……”
平日里嬉皮笑脸没什么正形的楚成,此刻满脸凝重:“下邳的溃败,使剩下的义师将士毫无斗志……不出数日,晋军就会越过大江,攻入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