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男人的保证(第2/3页)

这不是老物件,字画是吕冬去世的爷爷在八十年代末所书所画,他早年间当过中学老师。

书画挂在墙上时间长了,画纸和装裱明显泛黄。

瓷器吕冬也有印象,十岁左右时,程立峰的表哥搞来外贸陶瓷,便宜精美结实,附近村不少人买过,但很快被打成投机倒把,那人后来去了南方,再也没见过。

这家里没有真正的老物件,或许以前有,但破四旧时全都砸光烧光了。

八仙桌正上方的墙壁不同一般人家,未曾挂中堂,而是一个黑白相框。

相片中的人头戴大沿帽,坚毅的目光凝视远方。

吕冬跪下磕了个头,眼神渐渐聚拢坚毅,就像相框中的男人一样。

“我会撑起这个家!”吕冬心念前所未有的坚定。

堂屋陷入沉寂,简易的家具衬托的是一个男人的保证。

吕冬拉灯离开堂屋,回到东屋倒头就睡,一晚重体力劳动带来的疲惫,让他迅速进入梦乡。

心中挂念水情,这一觉睡得不长,吕冬起床后,太阳还挂在正东方。

简单洗漱过,吕冬锁上门,出了村北,上河岸。

沿河岸去果园,青照河水势仍大,昨晚天黑看不真切,如今放眼望去,将大片水葫芦不断往下游送去的黄色激流,距离堤顶也就一米,咆哮的洪水猛兽就在脚下奔涌。

河岸对面,马家村也有人值守,那边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

来到昨晚奋战的地方,李文越就坐在沙袋上,紧盯着河水堤岸。

“你没睡?”吕冬停下来问道。

李文越头发垂落,习惯性甩头,带着无奈说道:“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昨晚除了敲锣叫人,啥都没干,村里这情况,总要出份力。”

两人光屁股一起玩到大,从育红班到高三全是同班同学,他有话就说:“你转性了。”

吕冬翻了个白眼:“我也有靠谱的时候好不好!”他赶紧转话题:“有没有好消息。”

“刚三爷爷来过,他说上面打电话了,水库不会再提闸。”李文越说话声音不高:“暂时保持现在流量。”

他突然笑了:“还件事,咱宁秀镇镇长一早从县城过来,车在高速路桥洞积水里趴窝,后面车全给挡住了,建设叔带人去了。”

吕冬摇头,高速路桥洞下雨积水,早就是困扰青照县农村地区正常出行的老大难。

“我去果园吃早饭,你吃了吗?”

李文越摆手:“吃过了。”

吕冬下河岸,朝果园走去,隔着老远就看到了果园里熟悉的青砖青瓦建筑,房屋不但高大,屋脊还有不知名神兽坐镇。

那神兽冷冷盯着地面,莫名阴森。

这是吕家村的骨灰堂,旁边低矮许多的屋子,就是果园的住处。

因为父亲吕建军的关系,村里非常照顾他家,也当作守骨灰堂,村里不给钱,但二十多亩果园只收很少的承包费。

不过社会经济环境摆在这里,更多的还要靠自己。

果园栽种的是国光,近些年红富士大行其道,国光卖不上价。

这年头,农民种地挣不着几个钱,果园一样,村里低价承包给你,不可能给代缴公粮。

二十多亩果园,仅公粮就是巨大成本。

种果子种到交不起公粮的,大有人在。

吕冬顺着酸枣枝扎成的外墙来到果园门口,进去后看到了老娘胡春兰。

四十多岁的人,因为常年劳作,皮肤粗糙红黑,头发中夹杂着些许银丝。

“冬子,快来吃饭!”胡春兰看到了儿子。

吕冬有千言万语,最后全汇聚成一个字:“妈……”

胡春兰问道:“这是咋了?”

“昨晚水大,担心堤垮了……”

吕冬还没说完,就被胡春兰打断:“净说些不吉利话。”她指了指树荫处的小桌子:“过去吧,我给你端饭。”

吕冬没有过去,陪着胡春兰一起端了菜和饭碗出来。

菜有三个,西红柿黄瓜炒鸡蛋,猪耳朵拌黄瓜,油炸金蝉,远超家里正常饭菜标准。

“妈,你也吃。”吕冬招呼老娘:“早晨,随便做点就行。”

胡春兰拿起筷子:“你昨晚下大力,多吃点。哎,这样才好,村里对我们一直挺好,有事你也要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