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苏文的玉(怎么就到了阎肇手上的?)(第3/6页)
却原来为了迎接几个大孙子,阎佩衡特意喊了崔阿姨和儿媳妇高小梅来,又喊了一个会做川菜的警卫员,在家里做了一桌子的菜。
不但有小狼和Jim都喜欢吃的辣子鸡,居然还有一盘火腿炖的白菜汤,这菜就米饭,圆圆最爱吃了。
高小梅一见陈美兰,开门见山就是一句:“美兰,我从奶粉厂退股了。”
“为什么?”陈美兰问。
高小梅不像胡小华,还要因为对刘晶晶的幻想而遮遮掩掩,瞒着。
当面就开始吐槽食品厂的情况了:“旧奶粉在卖的时候缺斤短两不说,新奶粉上市,是要进过食药检疫,以及长达一年的有偿婴儿试用期,并进行临床跟踪,记录的,但是张向明没有严格搞这些,也不知道她通过什么关系,食药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全办下来了,这事儿我跟领导们也反映过,但毕竟是承包出去的厂子,领导们让我去找工商反映,你说我至于费那心思嘛,我退出不就完了”
缺斤短两,是目前商品市场上最大的问题,但也是最多的问题。
人人都缺斤短两。
而各类常规程序,塞点钱就可以提前走完,先把产品推出来,再□□,或者不□□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领导人都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所以这些天大的问题,在目前,哪怕政府方面,都不是大问题。
政府的追求是:不计一切代价来致富!
陈美兰于是问:“那新产品呢,生产方面你觉得过关吗?”
高小梅说:“原本,我们有15万的货款,应该从国外进口干燥塔,一台8万块,进口两台,能有效杀灭奶粉中的沙氏门菌,但是张向明拿货款给自己买了一套房,一台车,现在用的干燥塔还是厂里几年没用过的老旧塔,你觉得呢?”
奶粉安全,不仅有三聚氢胺,还有沙氏门菌。
要奶粉里含有沙氏门菌,婴儿吃了,轻则腹泄,重则便血,没有营养不说,简直是毒药。
所以干燥塔是一个奶粉厂的重中之重。
张向明有钱不进口干燥塔,却忙着给自己买车买房。
也就怪不得高小梅不愿意跟着她干了。
这么一听,怪不得阎佩衡忧心忡忡,张向明就像个无知的孩子在玩火,但是因为政策,也因为时势,她即使玩了火,也没人管得住她。
就比如三聚氢胺,不也是害了那么多孩子后才被曝出来的。
曝出来之后,犯罪分子倒是罪有应得了,可那些孩子的一生,不也全毁了吗?
不过,正如高小梅看不过眼就会选择退股,你要追着奶粉厂那些症结去查,费时费力还惹人,谁愿意?
这会儿,陈美兰还得把那块玉先交给阎肇。
那块玉佩至少可以证明,阎军夫妻和刘鹏夫妻之间的不法交易,这是最重要的。
陈美兰于是问:“嫂子,你见我家阎肇了吗,他去哪儿了?”
高小梅刚做好饭,背起包要走,回头看了一圈,说:“他刚才还在,大概是出门买东西了吧,我们先吃饭,我得走了。”
“坐下一起吃饭啊,你要去哪儿?”陈美兰问。
崔阿姨也跟着儿媳妇一起要走,笑着说:“小梅虽然比不上美兰,但人很踏实,她为了开奶粉厂,在农业大学报了个食品工程的函授班,得去上课呢,我也要一起去听课,多学点东西,没坏处嘛。”
高小梅笑着说:“等把食品工程学完,毕业了,我找个厂子,干车间主任去。”
陈美兰对高小梅原来不太了解,还以为她跟张向明是一个性格。
但今天一看,突然发现这个女同志人足够踏实,眼界也很高。
也就怪不得她和崔自翔夫妻感情一直特别好,崔部长一家虽说老少三代住在一起,却鲜少有事非了,崔部长一家子都属于既谨慎,又踏实的那种人。
刚送走崔阿姆婆媳妇,她就见阎肇提着一袋米,一袋面,还有一大桶油,上楼来了。
却原来,阎佩衡一个人在家,天天都是吃食堂,今天准备开火做饭,不说菜了,就连米面油,都是从崔部长借来的。
阎肇最不能忍受这种事情,刚才是下楼,买粮食去了。
阎佩衡今天下午是专门请了假的,见阎肇提着米和面上楼,颇有些生气:“孩子们都要饿晕了,这些东西下午再买又怎么样,赶紧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