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4/8页)

沈鱼听这么说,想法又变了:“那您给我编个小书箱吧,能挎能提的那种。”

比书包能装,里面的东西也好规整,平时装个什么小玩意儿也方便。

书箱?这玩意儿老爷子编过呀!

但他编的是背的那种大书箱,到远处念书的娃儿,要背干粮的,说是书箱,不如说大背篓,就是多了个盖。

沈鱼说得显然不是这种,赵老爷子就仔细问了。

沈鱼心里确实有想法,他细细给描绘了,书箱大小得能平放下书本,十六开的那种。

箱体最好稍微深一点儿,他以后挣钱了,还想买保温杯呢,冬天在学校,要是时时有热水喝,那才好。

包里做个可拆卸的夹层,暗袋肯定是要的,他那些碎布头太小了,但上次买的白棉布,刚好还剩下一小块,缝个暗袋堪堪够。

赵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说能做,但人家话也说在前头,提的把手能给用竹篾做一个,缠得好好的,保证不割手。

挎的那个,总不能也用竹篾吧,那老长一条,硬邦邦的。

这好办,沈鱼说你给留个可以打结的环儿,我自己想法子。

那行,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赵老爷子高高兴兴接了活回来,他一个老头,出去打零工都没人要,一家子靠儿子养着,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刚他跟沈鱼谈好价了,虽然这书箱比那个大筐小挺多,但并不意味就简单了。

恰恰相反,竹筐工序才更简单,书箱比那个要繁琐,而且沈鱼要求还挺多,就多要了一毛钱。

定制嘛,多要点儿钱应该的,沈鱼很理解。

他给自己算了笔账,就算他去买布自己缝个包,最便宜的土棉布,一尺布也得三毛钱吧。

还不如做个书箱,方便。

但这么一来,沈鱼只剩下一块八毛八了,真的太穷了。

但有些钱,该花还是得花,沈鱼吃过没钱的苦,手里没钱心不安稳,可他也不是死抠,花到该用的地方,他就一点儿都不犹豫。

花了钱,咋办,挣呗。

沈鱼拿着筐,掉头回去继续做发圈。

之前人赵家婆媳在院子里都听见了,沈鱼要干净的,给他拿的这个筐,新新的,套在几个大筐中间,人家还拿干净的布给他擦了一遍,拿回去就能用。

能用就行,沈鱼回去把做好的发圈往筐里一扔,桌子就腾出来继续挑拣布料了。

挑完了又做了一波,到快五点的时候,他把东西该收的收一收,整理好了,跟小夏说了一声,骑着三轮车回去了。

路上经过小商店,沈鱼犹豫了一下,还是进去了。

他问糖果的价,最便宜的水果硬糖,一分钱一颗,沈鱼瞅了一眼,就那种没包装,用色素糖精制成的糖球,有小孩拿两分钱来买,店主直接用刚接过钱的手伸进去摸了两颗。

这种就算了,也有有糖纸的,看着跟这个糖差不多,但比这个大一圈,五分钱三颗。

沈鱼买了一毛钱的,六颗糖往兜里一装,自己一颗没吃。

把车还给陈美丽的时候,沈鱼从兜里掏了两颗糖给她:“请你吃糖。”

陈美丽愣了一下,然后就高高兴兴接过去了,她也不嫌糖果便宜,扒了糖纸就往嘴里塞了一颗,笑得大眼睛都眯起来了:“好吃,甜!谢谢啦。”

沈鱼心情一下子就特别好,有个朋友不管你送的东西昂贵还是便宜,都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这难道不值得开心吗?

“这个你吃,你也尝尝。”陈美丽把另一颗糖果塞给沈鱼:“我最近吃的都少了,吃糖长肉呢。”

这话还是沈鱼跟她说的。

沈鱼不想吃吗?想啊!

他穿来之前,已经衣食无忧了,最起码想吃糖不至于买不起,不光买得起,狠狠心,贵价的进口糖果虽然不能敞开了吃,偶尔吃一吃却是没问题的。

但是沈余这可怜娃,饭都吃不饱,还吃糖。

这孩子上一次吃糖,还是三年前过年的时候,肖家姑奶奶来拜年,一个孩子塞一把糖。

沈余的转个脸就被梁凤霞给要走了,全给了肖家耀。

那会儿沈余已经一年没尝过甜味儿了,悄悄昧下来一颗,晚上躺在床板上,回味了不知道多久。

所以虽然沈鱼自个儿不馋,这具身体馋啊!

他扫一眼就知道那糖果是什么味儿,只有甜,腻人得很,远远比不上后世各种各样的高级糖果,可越是知道,就越馋,想吃,就想那个甜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