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山河社稷(23)(第3/7页)
覆船山上有一座小庵,小庵主持晓风师太感念她当初的善举收留了她,并传授她一些武功和兵法。她在庵中住了三年又回到家乡,与借居在乡亲家的妹妹团聚。没有想到又因为解救打抱不平杀了一个狗财主的章叔胤再受官府通缉。(注1)
尹羲听她说起自己的经历,不禁感叹这乡野丫头现在还很耿直冲动,不善计谋。陈硕真出身贫寒,小时候定也不会如武媚娘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晓风师太要传她兵法,她不识字的话也学不到精髓。毕竟她又不是李云龙,是从红/军开始百战历练出来的草根战术天才。
虽然说武媚娘和陈硕真都是那种欲与须眉争雄的豪气女子,但是十九岁时性子差不多养成了,陈硕真缺少帝王的深沉,只怕坐不住帝位。一个帝王必须有阴阳两面,豪气霸气的同时,其实并不会随意让别人看透自己,就如武媚娘晚年回忆少不更事时降狮子骢暴露心狠手辣的天性而后悔一样。
尹羲暂时放下这些思量,本就是出于珍惜第一个敢与天下男儿争雄的女子,想挽救她的命运,也不一定只有做皇帝一条路子。
既然陈硕真连自己是通缉犯都敢告知真实来历,尹羲也就没有隐瞒,介绍自己是当朝尚书左仆射尹寒山之女,数年前拜入了蜀山玉华派仙门修道。
陈硕真惊道:“你爹是当大官的?”
尹羲说:“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你的下落的,况且你在家乡受通缉,应该还不至于捅到长安去。我爹在长安的百姓中口碑还不错的。”
陈硕真说:“贪官恶霸何其多!只要有贪官恶霸压在老百姓的头上,老百姓永远也没有好日子过!”
尹羲淡笑,暗想:你要是生在民国时代,肯定也是干/革/命的好料子,可是领先时代一步就已经是疯子了,领先三步那简直不是人了。
尹羲问道:“你读过书吗?”
陈硕真微微尴尬,说:“我是穷苦人出身,自小父母双亡,靠着乡邻收养才长大的。我哪里读得起书?只是在覆船山时跟着师太认识过一些字。”
尹羲叹道:“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在想难怪你不知道王莽改制、黄巾起义和五胡乱华的历史。”
陈硕真奇道:“黄巾力士我就知道了,但是什么王莽改制、五胡乱华?”
尹羲道:“历史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如果你读过历史,你就会发现像你这样想的人不是第一个,他们试过很多次,但是都失败了。我先简单跟你讲一讲王莽改制吧,先说一说王莽改制前的背景……”
尹羲将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百姓越来困苦、朝政颓败的事用最纯朴的话说来,陈硕真是个乡野丫头,但是她一直心怜百姓,想让乡亲们可以挣脱这残酷的官府压迫。所以尹羲讲的故事中的百姓生活就如她所见过的一样,她本能被吸引住了。
陈硕真听尹羲说起王莽的土地改革和奴婢改革的制度,也不禁鼓掌叫好,还说:“这个皇帝好!”
尹羲暗自摇了摇头,说:“可是他的改革却导致了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奴婢越来越多。”
陈硕真道:“怎么会这样呢?哼,一定是手下的贪官污吏使坏!”
尹羲叹道:“也不全是。”
陈硕真追问道:“那是为什么?”
尹羲说:“你看看现在的乡亲们也会知道,其实普通农民的生活是很脆弱的,苛捐杂税之重压着,随便一个灾年也可能生活不下去,那么卖地或卖身为奴是唯一生存下去的路。可是王莽一刀切禁止土地和奴婢买卖,就是断了老百姓急难时的自救生路了。所以王莽看似要保障百姓的利益,执行起来的结果往往反而是逼百姓快点去死。百姓反正是个死,不如造反,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去造反,谁还种地?只你一人种地,那些已经反了的人就要抢你杀你。至于奴婢越来越多,也有原因,这位大新朝的皇帝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而用自己身为皇帝的权力去推进,所以制定许多律法,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想要违逆新制必受惩处。怎么惩处呢,抓了。抓了干什么,总不能都杀了,贬作官奴官婢吧。于是奴婢也就越来越多。”
陈硕真怔怔出神,喃喃:“明明想要百姓都有田种,让百姓们不用做奴婢的,他制定了这么好的制度也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