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最后还是靠的思颖格格出马(第5/5页)

等等……

她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爷的意思,难道是在说我之前胖?”她喃喃道,疑神疑鬼地瞅了瞅胤禩,想要瞪他,又舍不得瞪,于是只能憋在心里了。

却说印铸局是礼部的其中一个部门,有管印刷书籍的作用,胤禩与印铸局的文官们混熟就有了更多的资源能够看到更为精彩的书,也能知道如今朝堂及文人群体之间流行什么,大家伙都搞了些什么著作。

当然,这儿几乎没什么话本,话本被文人群体,尤其是八股取士正经渠道考上来的文官们而言,是“不入流”。

他们追捧的是八股文,是用词雅致,引经据典的著作,他们可看不上话本。

所以大部分的话本,都是在民间流传,有钱的会印,商人们有私开的作坊印刷,没有钱的则互相抄录。

胤禩确实去了印铸局,他不仅去了印铸局,还去翻了皇宫之中的藏书,找到了口是心非的王士禛大人,对民间作品的品鉴著述几篇。

胤禩将王士禛的著述都搜集起来,打算当面去问一问王大人,愿不愿意也给他的话本写一些著述。

胤禛匆匆而来,叫住了他,拧眉道:“八弟,王大人是御史。”

“我与王大人相交,并非是官场相交,而是私底下的爱好罢了,”胤禩回答道:“我们都恪守着那条界限,公私分明。”

“你们恪守那条线,不代表别人也会相信,”胤禛说道。

他没有明说出口,以胤禩皇子阿哥的身份,与王士禛之间太过亲近,实在容易将好好一个清流大臣拉下党争的漩涡。

胤禩却笑他:“四哥太小心了,我现在不过是个没有实权的阿哥,比起我来,四哥要更为难一些。”

胤禛欲言又止。

胤禩夸起了王士禛:“王大人虽是文坛之中的代表文人之一,但是他身居高位,却能雅俗共赏,并不会以傲慢的姿态来面对世俗作品,他的点评公允,没有读书人清高的偏见,我觉得王大人私底下也是个妙人,话本、戏文、曲子、书画,他都有涉猎且成就不低。”

“各家福晋年节时见面,”胤禛打断了他的话,缓缓说道:“你四嫂与大嫂妯娌之间也说了一些话。”

他感到有些抱歉,面含歉意地告诉胤禩:“她一时失言,将写《十年》的初见是你一事说出了口。”

“倒是我疏忽了,没有叮咛她别告诉别人,”胤禛轻咳一声:“不过好也只有兄弟和福晋之间得知。”

那时候,乌拉那拉氏见胤禛对话本感兴趣,胤禛夸过一句话“八弟这一次的《十年》写得进步许多。”

她还以为这个秘密,阿哥们之间都知道,妯娌之间也知道,所以在大嫂面前说漏嘴的时候,她都没有意识到问题。

直到大嫂脸色不对,这才醒悟原来大嫂并不知道这件事。

胤禩:!!!

我刚哄好了媳妇,又要哄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