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2/5页)
陆百户灰头土脸的走过来,吐出嘴里的泥沙,冷笑道:“于家人都是硬骨头,于通一把年纪了我们没敢动刑,但他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用过刑了,可全部都说冤枉,现如今就等于知府带回来问话了。”
“于御史的长孙也在牢里?”
曹瑞文替陆百户回答:“沈大人有所不知,于御史的长孙是位聋哑人,也因为此才会被于御史一直带在身边照顾,对他用刑意义不大,他不会说的。”
沈嘉点点头,看着面前的小池塘问:“这里挖过了吗?”
陆百户眼睛一亮,找来锦衣卫开始给水池排水,一直折腾到月上高空,这池塘也被翻遍了,也没找到异常。
凌靖云天黑后也来了,但没有干预锦衣卫办事,只在一旁围观,见一群锦衣卫满身污泥,笑着说:“这是本使见过的最干净的池塘了。”
沈嘉一开始没想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等离开于家的时候才突然明白过来,估计他的意思是指于家的池塘除了一池水和淤泥什么都没有,连鱼都没有一条,可不是干净么。
“这池塘有问题吗?”他走在凌靖云身边问他。
“应该没有,估计只是这府里的女主人不擅长打理而已。”
沈嘉想了想于家的名单,于通的妻子早就病逝了,他长孙娶的妻子门户不高,听说是个贤惠的,但一个小池塘,确实可能被女主人忽略了。
查完了于府,明天开始必然是要查封于家其他人的府邸了,但如果他是于通,如果他贪了那么银两,肯定不会放在子孙的宅子里,安不安全另说,那么大笔的银子最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于家被封上的大门,心想:如果东西真被藏在这里,那于通可真是个高手了。
一行人连夜进宫汇报抄家情况,曹瑞文提出要皇上的手谕,明日去查抄于家子孙的住所。
赵璋看了沈嘉一眼,点头说:“于家其他人都已经看管起来了,你们去全部走一遍,东西就先不搬了,等找到赃款再说。”
“臣遵旨。”
“辛苦各位爱卿了,都回去休息吧。”赵璋见他们一个个衣服上都沾着泥,也就不留他们了。
沈嘉原本想留下来和赵璋说几句话,但大家都在也找不到借口,于是只好跟着大家离开,等他回到家里,下人就来告诉他皇上来了。
他赶紧跑回院子,推开门就看到赵璋穿着一身常服坐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在看。
“在看什么?”他走过去问。
“凌靖云送来的于府的格局图,他认为于御史不太可能将脏款藏在别处,所以朕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有遗漏的。”
沈嘉今天在于家走了一圈,对地形也很了解,坐到他身边一起看,还给他解释每一处都有什么。
“于府的下人不多,但如果要藏东西肯定还是藏在离自己近的地方,所以重点应该还是后院居住的这几间屋子以及于通的书房。”
“有没有可能于通手中存的是银票,如果是纸质银票,那能藏的地方就多了。”
“应该不太可能,银票在钱庄一查就能查到,于通没那么大的胆子。”
“那也有可能在府外的某个地方,比如于家名下的田地山地之类的,如果是在山里,要挖个地埋几箱银子就太容易了。”
“但风险也太大了,也不方便查看和取用。”赵璋也查抄过不少贪官,大家藏银子的地方真是花样百出,如果能将这藏银子的心思用在公务上,恐怕早就做出一番政绩了。
沈嘉看着图纸说:“实在不行就将整座于府拆了吧,墙壁里,柱子里,甚至厨房的灶台下,将所有地方都拆开看看,如果这样都找不到,那应该真的不在那里。”
赵璋敲了敲他的脑袋,打趣道:“沈大人如果以后成了贪官,准备把银子藏哪?”
沈嘉果真认真思考起来,易位思考,说不定他也能猜中于通的心思呢?
“第一应该是某一面显眼但又不重要的墙,将金银藏于墙中是比较保险的,还能日夜看着,心安。”
“庆嘉初年,朕查抄过户部某个官员的府邸,据说脏银就是藏在墙壁里的,恐怕那之后贪官都不敢藏那儿了。”
“难怪陆百户今日将每一面墙都检查过了。”
“再想。”
沈嘉想了想,地下应该也不太可能,挖地三尺太容易了,于府今天每一寸地都被挖开了也没看到有东西,除非于通藏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