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5页)

顾恒接过枝枝亲手泡的花茶,在她的注视下,耳朵忍不住泛起红晕,端着茶碗掩饰了一下,道:“多谢枝儿妹妹。若是枝儿妹妹还喜欢什么,只便说就好了。我都可以为妹妹寻来。”

前两年,她心思沉重,后面又忙于店铺的事,一直没有注意到面前男子的心意。

经过了娘亲的点拨,加上她近来的留意,自然也是发现了顾恒的真心的。

只是,她思索了许久,自知是配不上他的深情的。

枝枝也觉得顾恒是一个真君子,而且不管是他的能力,还是家世,都是难得。她还是决定坦然告知,缓缓开口:“恒哥哥能为我寻得昙花,着实有心了。”

她从前都是叫顾恒顾大哥,如今竟然叫起了“恒哥哥”,这不由得让顾恒震惊的抬头,微微瞪大双眼,惊喜之情溢散而出。

然而下一刻,就见美人薄唇轻启:“这么些年,也承蒙恒哥哥照应。只是兄妹之间应该互相扶持,以后恒哥哥有什么所求所需,也尽可开口。妹妹义不容辞。”

女人脸上带着浅浅的柔和的笑意,很美。

顾恒却忍不住握紧了手中的茶盏,觉得这水凉的刺骨。

还记得当初他已经取得了双方父母的同意,欢喜的回去请媒人互换庚帖,却不曾想带回的是老师递回来的一封书信。

只说两个人不可能了。

后来,他去了京城,在考取状元的那一天,于人群中一瞥,又瞧见了那个让他心心念念的女子。才知道,原来她进了六殿下的府中。

兜兜转转,两个人再次相逢,是在扬州。

彼时,他才知道,京城中说她已经死去的消息是假的。

面前这个小人儿才是真的。

他欢喜得一夜未睡,克制着自己,怕吓到了她,一点一点的接近她,让她对自己卸下了防备,愿意同他说话,同他欢笑。

他其实也早就察觉到,枝儿妹妹对自己没有男女之情。

如今亲耳听到,竟然还是如此心伤黯然。

顾恒用了好久,才从回忆里抽离,饮尽了最后一口沁凉的茶水,强颜欢笑道:“哥哥......知晓了。”

男人来的时候,能见欢喜。走的时候,步履踉跄,身影在落日下拉的长长的,颇有悲伤落寞。

枝枝也忍不住鼻子发酸。

若是不喜欢,她不想强求自己,也不想敷衍别人。

更可况,从前不知便罢。

如今知道了,也试着接近过,若是她继续耽搁着他,才是对不起他。

如今这般,才是两人最好的样子。

陈瑾茫然的回屋,看到姐姐低眉垂目的模样,知晓她心里也不好过,悄悄地便离开了。

四月十五,徐老太太六十大寿。

徐家满门清贵,祖上配享太庙,自然值得最大的场面。

这一天,几乎徐州有名有姓的都会到场,一大早就宾客盈门,热闹的紧。

枝枝前一天就回到了扬州城,早早地陪在了外祖母身边。

开宴的时候,她见到了已经半个月未见的顾恒。

他好像清瘦了一些,脸上的骨相有些微凸,但是见到她以后,轻笑着行了个礼道:“枝儿妹妹。”

枝枝也回了个礼,道:“恒哥哥。”

她想问他怎么瘦成了这般模样,但是想到,自己不愿意再为两人平添纷扰,又咽下了这口担忧。

反倒是顾恒似乎与以前一样,在陈父陈母面前彬彬有礼,还谈论了自己最近去了一处山村,在那里待了半个月,所见所闻所感。令陈父大赞。

作为扬州太守的孩子,顾太守,和徐老太爷又是师生关系,所以最后徐老太爷、陈父、顾太守和顾恒坐在了一处桌子上。

枝枝和外祖母、还有陈母,与他们相隔不远,还能听到几个男人畅快的笑声。

宴席结束,顾恒派了人过来,说是有话要与枝枝说。

枝枝看了一眼两个长辈,只见陈母点点头,徐老太太对身旁的丫头说:“天色黑了,那边路又不好,让素云陪着你去。”

两个人相约的是一个湖心凉亭,四处烛火通明,又各自带了小厮丫鬟守在不远处。

进去后,顾恒笑着道:“枝儿妹妹坐。”

枝枝坐下,顾恒从怀里取出了一块绸布,打开后是一只通体莹白的玉镯,在烛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好看极了。

“这是母亲托我送于妹妹的见面礼。”顾恒脸上挂着随和的笑意,“母亲知晓我多了一个妹妹,开心坏了。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对珊瑚玉手镯,原是要留着做传家宝的,如今赠予妹妹一只,希望妹妹喜欢。”